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4章密事(一)

事外。

    …………

    奏本是侍御史高士廉所书。

    高士廉以年纪老朽,口耳昏聩为由,上书辞官。

    本章之中言辞切切,不明就里之人怕是要感动一下人家澹泊名利,不为官职所累的情操,可在杜淹眼中,心里先就道了一声这人怎会如此愚蠢?

    至于高士廉为何在此时上书请辞,他不会心存侥幸。

    杜淹抬头直视长孙顺德的眼睛,目光阴沉而又犀利,和方才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和长孙顺德不一样,杜淹可以说是京兆杜氏数十年来,最为杰出的子弟,历经数朝,并不依仗家世,便能屡屡居于要职,虽说名声不佳,失之于风骨,可能力上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和长孙顺德这种凭借家世的助力,外加精挑细选的联姻之能,才居于显位的世族子弟比起来,能力上要强的多。

    京兆杜氏的内讧其实就表明了这一点,即便杜淹害死了自己的侄儿,杜楚客更是高居门下侍郎之职,可杜氏的族人大多数还是都选择站在了杜淹一边。

    因为杜淹杜执礼更有可能为家族带来利益,也比杜楚客更合适京兆杜氏家主的位置……

    当然了,如果杜如晦还活着,那就另当别论。

    这两叔侄就是京兆杜氏主枝几十年来,最为杰出的两个人物。

    可惜的是,两个人如今一个老了,一个英年早逝,顺便为京兆杜氏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霾。

    南北朝时,号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大族,如今人才上却有所凋零。

    …………

    “高俭乃渤海高氏中人,他的本章拿给人看,也当是渤海高氏的人来观瞧,他辞不辞官,关俺何事?侍郎寻错人了吧?”

    说到这里,见长孙顺德一脸冷笑,杜淹接着道:“只是不管怎么说,高俭都是侍郎的亲戚,投唐之后,对俺也是执礼甚恭……

    他才刚过五旬的年纪吧?比侍郎和俺小上许多呢,怎么就要辞官归老了?若有何为难,倒不如为他说项几句?”

    长孙顺德胸口烦闷,差点没吐出一口老血,心说这厮真是厚颜无耻,都到这个时节了,还是不愿露一点口风,且反咬一口,品行如此低劣,真是难以想象,此人是做过御史大夫的人。

    可他还忘了一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两人既然能挤上一只船,又能交往多年,自是不分伯仲,谁也不用说谁。

    “贤弟倒会说笑,高俭为何人也,你我都清楚,他上表辞官就能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