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4章归人


    今年春天雨水充沛,显然是开了个好头,在京兆地面上,耕牛的发放已是非常普遍,加上朝廷新制的耕犁,让粮产日渐增长,百姓的日子明显一年比一年好过了起来。

    只是人力上没办法恢复的那么快,田间的农人有不少妇孺的身影,因此也拖慢了手工业的发展。

    没有充足的人力来保证农业的平稳,人们就不能脱离农业生产,那么手工业就别想发展的起来。

    什么是手工业,在当世对此定义十分简单,除了农业之外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可以归类为手工业的范畴。

    大唐朝廷定下来的策略是在农业之外,优先发展纺织业,以及和军事相关联的铸造,造船等行业。

    即便是在后来,这也是一副野心勃勃的画面,在当前这个时代,除了中原王朝,没有谁有这种能力进行类似于后来的大规模产业规划。

    在元贞七年,经过朝臣商议之后,大唐把发展纺织业放在了和各个军事行业相同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吃穿住行,吃是头等大事,一个帝国想要稳定的延续下去,你不让人们吃饱肚子怎么能行?所以农业一直就处在第一位。

    吃下面就是穿,纺织业同样的关乎民生的大事,人们形容乱世,总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说,可见农业和纺织业的重要。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另外用后来人的说法,纺织业是人力密集型产业,换句话说,不需要太过高端的技巧和工艺。

    田间的农妇们回到家中,谁不干点阵线活计?只要有了织机,学上两天,任一个不算笨的人都能鼓捣两下。

    这就是低端行业的便利之处,没有什么介入门槛,和铁匠,木匠,泥瓦匠之类的手工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以说朝中把纺织业给拿出来,是有其必然的。

    而朝廷在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同时,也必将大力发展纺织业,为此在近两年将会出台很多政策。

    一个就是研制新的纺织材料和工艺,棉花的出现带了个好头,同时也没有忘记传统的麻制品,作为棉花的补充,另外还有丝绸,那是正经的高端产品。

    有了这几样,其实就很齐全了,剩下的就是研制更加先进,效率更高的纺织工艺的问题,这是太常寺和匠作监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怎么让女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哪怕是脱离出来一段时间,进行纺织活动也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