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诸嗔自作,烦恼缠身

    僧璨要魏文成前往长安去参加辩论大赛,给禅宗闯名头,魏文成听了就直皱眉,说我一个才刚剃度几天的和尚,怎么就要去长安了呢?僧璨笑道:“汝先从法朗,又随慧可师,学佛近十载,安论何时剃度?”魏文成又说,虽然我学佛的时间也算不短了,但到目前为止,仅仅通读了两部经文——《华严经》和《法华经》——哪有资格当佛学代表?

    僧璨道:“汝以为,汇聚长安者,皆通数经乎?”

    须知这年月还没有印刷术,经文全靠手抄,一般和尚还真未必能够读得着几部完整的经书。而且佛教经文大多语辞深奥,很多人皓首穷经,也不过大致搞明白一两部而已,象魏文成这样几天就能背下来一大部的,真正绝无仅有。就好比后世明清时候考科举,虽说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其实只有四书是士子必修课,五经则只要求通晓一经而已……

    再后世的新式教育,别看学的东西挺多,其实要求却浅——有几个学生能把整本儿语文教材全都背下来的?

    所以僧璨说了,你不必妄自菲薄,你不但能够背诵华严、法华,而且对于经中奥义的理解也已经在普通僧侣之上啦,再加上脑筋灵活,反应也快,此去长安,也不要求你力拔头筹,但我相信你定不会堕了我宗的威风。

    “即前后二偈,以之惑人,易也。”

    魏文成眨巴眨巴眼睛,问:“师乃欲我惑人耶?”

    僧璨说那是当然。首先说碰见儒生和道士,大家根本上理念就不相同,你就别想能够说得服他们,但你出身世家,小时候读过儒经,后来又曾在太湖林屋洞天学道,知己知彼,我相信只要应对得法,起码不会被他们驳斥得哑口无言。至于碰见和尚,只要引用法华、华严上的经文,以及三论上的解说,总不可能犯什么根本性的错误。倘若遇见真正有道高僧,你年龄摆在这儿呢,就算输了也不可耻;倘若遇见穿僧袍的大骗子,我相信以你的口才,再加上天生佛心,不至于被他们领歪了道儿。

    “吾于汝有厚望焉。”

    魏文成一琢磨,僧璨这话也有道理……论起知识面来,相信自己不输于当世绝大多数宗教徒,而至于江湖骗术,当初跟元嵩和尚同行谈论,也听说过不少例子,多少有点儿免疫力,不至于为人所欺啊。而就自己在佛学上的学问、见解,终究那将近十年光阴并没有白白浪费——就当世人的平均寿命,能活几个十年?而就算你活到七老八十,几人有机会先后得到三论宗和禅宗两大宗门的顶级高人指点?

    他心说我还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