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新项目

弄抄手馅,最麻烦的是需要一个一个的亲手包。为了节省人力,王勃还是打算像小面一样直接从农贸市场采购现成的抄手皮。至于包抄手,那就没办法了,让手下的这些婆婆大娘们(女人,女将)一有空就给我包吧。

    一碗好吃的抄手取决于三个东西:馅,底汤和红油。底汤和红油王勃已经有了经过了市场考验的秘方。至于馅,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他打算割几斤五花肉,搅成馅,把各种调味料加进去亲自做实验,直到实验出最佳的配比为止。

    让王勃觉得最麻烦的是小笼包跟烧麦。这玩意儿他前世从来就没搞过,也不知道怎么搞。虽然没搞过,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小笼包和烧麦的两个关键点不用说肯定是最外面的那层皮和最里面的那坨芯。

    那层皮要想松软,有劲道,肯定对发面的要求相当高。王吉昌虽然在部队弄过包子馒头这些东东,但王勃看他老子的水平最多也就是一个二把刀,糊弄糊弄没啥要求的解放军还行,要拿到市场去卖钱,他觉得悬火(不现实)。

    而包子里面的馅,这里面的名堂也不浅。抄手馅做差一点还可以靠调料和底汤来补;包子的馅要没弄好,一吃就吃出来了。所以,就跟他的“曾嫂米粉”一样,要想整出一笼好吃又好看,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的小笼包,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的名堂深沉得很,是离不开绝活的。不然,人人都可以开天津狗不理了。

    王勃的“曾嫂米粉”,走的是精品路子。“曾嫂米粉”出来的每一个东西,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做精,做绝!要让当地市民趋之若鹜,让当地的同行拍马也难及!

    “唉,钱是赚不完的。自己就不要赶尽杀绝,还是给同行们留条活路吧。”反复考虑之后,王勃自认为没把握弄出让他满意的小笼包和烧麦,就放弃了这两个项目。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等他有空的时候,他肯定会发扬他理科生好钻研,爱实验的风格,破解小笼包和烧麦的秘密,打造出“曾嫂米粉”自己的特色小笼包跟烧麦。

    人人都可以是“好吃狗”,但一个不仅喜欢吃,还喜欢自己动手做的“好吃狗”就不多见了;而一个既喜欢吃,又喜欢干,还有一个科学的头脑,懂得化学中的定性定量并画出表格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好吃狗”绝对是少之又少。而王勃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吃狗”,所以他才有了“曾嫂米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