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天不如意

后世考察商业的大老板似的,在村中左晃右荡的,惹的村民们阵阵蜚语。

    “刘伯,你们这是作甚?”走到了自家的地头,秦超发现刘伯等一众佃户围坐在一团歇息,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并非轻松。

    “老爷,我们这是在祈求上天呢。眼下马上即将入冬,可这天却依旧这么热,在不转冷的话,冬天可就不太好说了。”刘伯一脸担忧的说着。

    古人希望冬天能冷一点,这还是秦超第一次听说。

    而作为一个后世人,站在秦超的角度,古人最应该期盼的就是冬天别那么冷,这样他们就不用过于担心御寒的问题。

    毕竟战乱和国家初立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百姓死于冬天。

    刘伯似乎是看出了秦超的疑惑,也并未多想,直接解释道:“这冬天不冷,天便不会下雪,百姓的日子倒是不用想着怎么御寒,可没了大雪,这来年的庄稼就会减产,若是灌溉及时还稍好一些,虽仍会减产,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咱们村子距离灞河不远,即便是老天不下雪不下雨,来年也能到灞河取水,但浇灌的最佳时间也就那两天,错过了就会减产。

    而我们西灞村距离灞河之间还隔着三个村子,若是旱情严重,即便是我们西灞村,想要取水也没那么容易,得先紧着那三个村子浇灌完之后才会轮到我们。”

    经刘伯这么一提醒,秦超这才反应过来。

    瑞雪兆丰年,说的就是这么个理,积雪不但会暂时的限制住庄稼的生长势头,让他们在来年开春以后瞬间爆发出强悍的生长力,同时积雪融化以后,也能让土地变的更湿润。

    在古代这个看天吃饭的年代,冬天下雪,雪下的大与不大,不仅仅只有普通的老百姓关注着,连朝廷也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

    甚至遇到‘灾年’前夕的时候,皇帝总是会率领大臣祭祀上天,求雨求雪什么的案例层出不穷,然并卵,这么做只不过是求个心里安慰罢了。

    “刘伯,若是来年大旱,对我们西灞村有什么影响?”秦超种过地,但那只是小时候跟着去地里帮忙,那时候家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但是大旱这种年景,秦超记忆中也经历过好几次,但是对于庄稼什么的却并没有任何的影响,至少江南,中原,关中以及北方是这么个情况。

    那年代机井遍地都是,一口机井负责几百亩地,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就能全部灌溉完成,根本不用担心旱情什么的,无非就是比往年多灌溉一次。

    但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