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应该下罪己诏?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长孙无忌气呼呼的直言反驳。
无数老的天策府将领谋士都曾建议李世民杀掉魏徵,这家伙简直太坏了,曾数次纳谏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也幸亏李建成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否则后果还真的很可怕。
但李世民却没有接受天策府老将的纳谏,原因是李世民在杀掉李建成之后曾召见魏徵,询问他为何要挑拨离间他们兄弟?
结果魏徵只回了一句话,若是太子接受他的建议,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李世民闻言深感认同,当即免了魏徵的罪,并且任命其为詹士主薄,后于渭水之盟之后,任命其为正四品上尚书左丞。
李世民很欣赏魏徵,他觉得魏徵是个人才,想要把魏徵拉到自己的阵营,以前是不大容易,但现在就没有任何问题,而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什么建议是好的,什么建议是坏的,他又不是听不出来。
而对于人才,李世民的胸襟还是很宽阔的。
只不过,再宽阔的胸襟,也不代表没有自己的脾气。魏徵虽是就事论事,但这个建议的背后指的是什么?整个朝堂上下何人不知?
杨广都混成那个样子也没下个罪己诏,他李世民为什么要下这个罪己诏?而一旦这个罪己诏下来,也几乎向天下人昭告了玄武门之变是他主动挑起的。然而实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动了杀心,李世民为了活命,只能抢先一步发动政变。
李世民很生气,恨不能杀掉魏徵这个家伙,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想着为李建成鸣不平。
但仔细想了想,自己这个皇位本就来路不正,若是杀掉了魏徵,岂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坐实了这个罪名?
魏徵心中暗叹了口气,此刻他虽有为李建成鸣不公的意思,但这个其实也只是顺带着的,李建成已经死了,魏徵也不是那种看不清局势的人,可这话由他说出来,在其他人看来,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些话他还又不得不说。
“陛下,应对一件话题最好的办法便是制造另外更大的一个话题,转移百姓的注意,让他们忘掉之前的那件事。”魏徵摇头说道。
“那也不用下罪己诏来转移话题,一无君臣错位,二无天灾造成灾难,三无政权危难之际,此举不妥。”房玄龄紧接着附议道。
罪己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下的,一般而言,帝王下罪己诏最频发,却能够为自身带来威望的时间是天灾之时,第一个次之,第三个只能算是亡羊补牢,除了这三种情况以外,是绝对不会发
无数老的天策府将领谋士都曾建议李世民杀掉魏徵,这家伙简直太坏了,曾数次纳谏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也幸亏李建成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否则后果还真的很可怕。
但李世民却没有接受天策府老将的纳谏,原因是李世民在杀掉李建成之后曾召见魏徵,询问他为何要挑拨离间他们兄弟?
结果魏徵只回了一句话,若是太子接受他的建议,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李世民闻言深感认同,当即免了魏徵的罪,并且任命其为詹士主薄,后于渭水之盟之后,任命其为正四品上尚书左丞。
李世民很欣赏魏徵,他觉得魏徵是个人才,想要把魏徵拉到自己的阵营,以前是不大容易,但现在就没有任何问题,而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什么建议是好的,什么建议是坏的,他又不是听不出来。
而对于人才,李世民的胸襟还是很宽阔的。
只不过,再宽阔的胸襟,也不代表没有自己的脾气。魏徵虽是就事论事,但这个建议的背后指的是什么?整个朝堂上下何人不知?
杨广都混成那个样子也没下个罪己诏,他李世民为什么要下这个罪己诏?而一旦这个罪己诏下来,也几乎向天下人昭告了玄武门之变是他主动挑起的。然而实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动了杀心,李世民为了活命,只能抢先一步发动政变。
李世民很生气,恨不能杀掉魏徵这个家伙,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想着为李建成鸣不平。
但仔细想了想,自己这个皇位本就来路不正,若是杀掉了魏徵,岂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坐实了这个罪名?
魏徵心中暗叹了口气,此刻他虽有为李建成鸣不公的意思,但这个其实也只是顺带着的,李建成已经死了,魏徵也不是那种看不清局势的人,可这话由他说出来,在其他人看来,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些话他还又不得不说。
“陛下,应对一件话题最好的办法便是制造另外更大的一个话题,转移百姓的注意,让他们忘掉之前的那件事。”魏徵摇头说道。
“那也不用下罪己诏来转移话题,一无君臣错位,二无天灾造成灾难,三无政权危难之际,此举不妥。”房玄龄紧接着附议道。
罪己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下的,一般而言,帝王下罪己诏最频发,却能够为自身带来威望的时间是天灾之时,第一个次之,第三个只能算是亡羊补牢,除了这三种情况以外,是绝对不会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