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西征在即

层便有战略,若推翻满清,统一天下,则必须北伐燕京;若巩固势力,补充兵源,则必须西征湖广;若切断清廷财源,扩大己方力量,则必须东征苏浙。太平军最早是东征,李开芳占扬州,罗大纲占镇江,后因清军江南大营横亘,未能触及苏常。由是天国最高的军事统帅东王杨秀清才选择北伐,待势力得到一定发展后,再行东征。天京地处长江下游,自古在此定基之者无不力争上游,而来犯者往往由长江上游而下。如晋灭吴,隋灭陈,先据荆楚而灭吴越。再如明洪武先灭陈友谅于武昌,稳定根基,再行北伐。而天国后期,忠王李秀成喜江南富庶而弃江防,导致武昌、九江、安庆等江防重镇一一陷落,最终天京独木难支。西征并举,

    东王锐意夺取长江上下,屡出险着,先天子守国门,屯重兵于天京,牵制向荣、琦善等南方清军,再派李开芳北伐,拖住北方清军,而后行西征,壮大实力。杨秀清作为最高的军事统帅,能指挥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不断壮大,最终戳去江南半隅,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能不让人叹服。

    天京外围清军骤集,兵力强势,虎视眈眈。北伐之师已行,太平军若再想西征,则不得不考虑天京的防御。否则,天京兵力空虚,后果严重。东王以北王韦昌辉统帅天京防务,内线西面以板桥镇为堡垒,与大胜头关、三山矶、雨花台连成一线。东面以接替殿右二检点陈宗胜驻守的朝阳门为依托,继而在上方门、七桥瓮、天堡城、龙脖子驻兵,对阵孝陵卫的清军大营。而北面又以浦口为前沿,加之驻守九袱洲、七星洲的部队,共同警惕滁州六合来敌。

    如今北伐节节胜利,时机已到,西征迫在眉睫,东王不得不加紧统合其他部队。在天国的军队中,按战力的强弱,明显可分为两部分。当先的当然是定都天京之前的二十五军,序号都是各路的前五,这些军兵员充足,从军日久,不少都是从广西出来的老弟兄。而剩下的就是定都天京之后新建的七十军,虽然番号数量多,但大多都像原右八军那样,一军才几百人,有的甚至几十人,士气差,很多都是享惯福的金陵人,哪能打仗。

    打仗的兵难选,带兵的将更难选,西征是天国大计,统帅者自然是勇猛善战者。举凡天国,最能战者谁?西王萧朝贵呗,不过他死了。那第二能战者谁?林凤祥啊,他去北伐了。那只能找第三能战者,不巧列名第三的李开芳也去北伐了。东王找来找去,一个没找到,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都是他的亲信,不过都被他打发去北京了。现在点帅的时候,东王才有点后悔,早知道留一个就行了。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