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一十八章 城郊银饰店

。结果折腾了两年多,市里发现那些所谓的好项目,一半是忽悠人的,剩下的一半根本干不起来。

    为什么说是忽悠呢,不是说他们没有产品,而是他们的产品,压根就不是自己的,是窃来的。从国外找一款比较有市场潜力的软件,破解或者是直接买人家的源代码,然后把界面换了,以新产品的姿态发布,有些连界面都懒得重新设计,直接换个商标拉倒。说什么自主研发,其实核心的东西全是人家的。

    在这些公司里头,有一些在注册版权的时候就被版权局干掉了,还有一些在注册版权的时候只提交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代码,不涉及核心内容,或者干脆就随便凑一堆代码提交上去,你别说,还真有人侥幸通过审核。可产品发布之后,又因为公司自身的技术不足以维持后续的更新和维护,最后还是以破产告终。

    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涉及软件业,其他行业我了解不多,但听冯师兄说,其它行业的状况也差不了太多。发起这些项目的人,其实很多从一开始就是骗补贴、骗贷款的。这也导致了在那段时间,市里的经济案件发案率飙升。

    至于那些干不起来的项目,项目发起人大多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也不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项目、经营一个公司都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又该如何分配资源。很多人在项目刚刚启动的阶段就放弃了,有些人坚持到了项目研发的中期,又因为人才缺失而不得已中断研发。

    据我说知,当年在孵化器淘金的人,好像只有一个做起来了,不过那个公司在业绩初现光明的时候就迁到北京去了。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人家为什么要走,在老家这边招不到合适的人,再好的项目没人研发、没人维护,还有什么用?

    一直想不明白市里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孵化器,记得又一次我和冯师兄聊起这事,冯师兄还反问我:“这不是挺好的想法吗,发展第三产业不是以后的主流趋势吗?”

    被他这么一问我才明白,当初带头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人应该和我冯师兄一个毛病——完全不懂行。

    最后没办法了,市就把那栋楼卖给了一个地产公司,现在那栋楼的上半截是星级酒店,下半截是普通的商务楼,底层的沿街房则是一些小商铺,而我的银饰店就是其中之一。

    刘尚昂将车开到了楼下,我远远看着自己的银饰店,就见远算不上气派的门派下站着几个十六七岁的毛孩子,这帮人一个个面露凶光,紧盯着店里的伙计。

    从我所在的位置,正好能看到在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