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为公辟路

甫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圣听,希纯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此辈必为人所使。”

    这是在暗示赵煦宰执们在培养自己的势力,架空皇帝,居心不正。

    台谏宰执沆瀣一气,相权没了制衡,政治后果会非常可怕。

    赵煦回答:“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系外廷利害?!”以此搪塞。

    不过中书舍人林希,很快又挑出吕希纯一个真实的错处,以其尝草宣仁皇后族人迁官诰,里边有一句“昔我祖妣,正位宸极”,其言失当,予以弹劾。

    要换到其它朝代,吕希纯这是将高滔滔临制写成了武则天上台,跑不了杀头之祸。

    不过赵煦却没有过分处置,只落吕希纯职,知亳州。

    吕希纯是吕公著次子,其入朝的举荐人是苏辙,因此苏辙也被连累。

    这个错误是回避解释不了的,必须承担连带责任,否则就是皇帝包佑偏袒。

    那样的臣子叫佞臣,苏辙当然不会干。

    于是上书坚请出外。

    朝廷初拟苏辙知岳州,赵煦看过拟命之后,摇头说听闻学士在常州有田,还是改知常州吧。

    常州和扬州就隔了一条长江,两地相距才两百里,大苏在扬州,小苏在常州,两兄弟倒是可以经常乘坐着小火轮见面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赵煦对苏家人的照顾。

    辛卯,三省以监察御史周秩所上二章《实录》进呈。

    漏勺奉读,当读到“向者有御批,欲增隆皇太妃仪物,又如治平中议濮事。吕大防所以求去”一句,赵煦说道:“吕大防当时何尝有言?今周秩越次及之,是迎合也。”

    等到又读至“邪说甚行,使天子不得尊其母”的时候,赵煦叹气道:“此言是希图激怒君主,借力逞私。周秩这般趋操张狂,若置之言职,朝廷还能有安静之理吗?”

    “他又是谁举荐的?”

    却是陆佃推荐的,于是朝廷罢周秩知广德军,陆佃落龙图阁待制,知凤翔。

    很快,有人又检举陆佃在《神宗实录》对苏利涉加以诋毁,坐不实,追贬知河阳军。

    还是平衡之术,去了一个宰执,也揍了台谏屁股一顿。

    这些都是朝中各派争斗搞出来的小动作,总之最后苏辙的离去,正好让圆满完成宋辽合议的章惇捡了彩头,赵顼召他入朝,出任右相。

    章惇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右相是怎么来的,真是苏明润一口一口奶出来的,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