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是别的事,王之仁肯定不想管。
可问题不是别的事,此事正触碰了王之仁的逆鳞。
拨乱反正之人,最恨的是投敌,除非他是假拨乱反正。
因为他最需要的就是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真的反正。
王之仁决定管,还在于如果方国安投敌,那么钱塘江防线如同虚设。
这不仅关乎浙东安危,更关乎他自身的安危。
至于吴争送来的信中,表示愿意听从自己的指挥,这反而不重要了。
方国安在绍兴府有亲兵,王之仁也有亲兵。
当王之仁率兵到达王府外,射出的这箭,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方国安麾下士兵岂能不知道兴国公王之仁?
他们更知道监国麾下,越国公和兴国公二人实力相当。
来的如果是别人,士兵们早被拔刀相向了,可对王之仁,他们是真不敢。
带着吴争和张煌言,王之仁进入了王府。
方国安已经得到禀报,正向府门而来。
迎面撞上,方国安一眼就看见吴争、张煌言未死。
方国安心中大恨,“兴国公,难道此事你也要插上一脚?你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莫要为了这么二人,坏了你我之间的关系。”
王之仁道:“越国公息怒,不是我想管你的事,而是我不明白,这二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要被砍头处死?不知监国殿下可有地令谕?”
方国安为之一愕,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处死吴争二人。
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现在方国公自然是不怕吴争、张煌言的,但已经撕破脸了,就不能再让二人活着。
“兴国公,在王府面前杀人,如果没有监国殿下的默许,本公岂会僭越?”
王之仁点头道:“越国公且稍安勿躁,如果这真是监国殿下的意思或者殿下默许,那我转身就走,绝不阻拦越国公。我这就去向殿下请示,越国公意下如何?”
方国安脸色极度阴沉。
其实他不敢立即举兵攻入王府,真正忌惮的就是王之仁。
双方兵力相当,真拼起来,就算最后自己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到时没人没钱没地盘,新朝怎会拿自己当回事?
所以,方国安依旧在忍耐,不到万不得已,他无法果决。
“兴国公既然不顾你我之间的交情,非要替二人出头,那本公不拦你,就等
可问题不是别的事,此事正触碰了王之仁的逆鳞。
拨乱反正之人,最恨的是投敌,除非他是假拨乱反正。
因为他最需要的就是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真的反正。
王之仁决定管,还在于如果方国安投敌,那么钱塘江防线如同虚设。
这不仅关乎浙东安危,更关乎他自身的安危。
至于吴争送来的信中,表示愿意听从自己的指挥,这反而不重要了。
方国安在绍兴府有亲兵,王之仁也有亲兵。
当王之仁率兵到达王府外,射出的这箭,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方国安麾下士兵岂能不知道兴国公王之仁?
他们更知道监国麾下,越国公和兴国公二人实力相当。
来的如果是别人,士兵们早被拔刀相向了,可对王之仁,他们是真不敢。
带着吴争和张煌言,王之仁进入了王府。
方国安已经得到禀报,正向府门而来。
迎面撞上,方国安一眼就看见吴争、张煌言未死。
方国安心中大恨,“兴国公,难道此事你也要插上一脚?你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莫要为了这么二人,坏了你我之间的关系。”
王之仁道:“越国公息怒,不是我想管你的事,而是我不明白,这二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要被砍头处死?不知监国殿下可有地令谕?”
方国安为之一愕,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处死吴争二人。
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现在方国公自然是不怕吴争、张煌言的,但已经撕破脸了,就不能再让二人活着。
“兴国公,在王府面前杀人,如果没有监国殿下的默许,本公岂会僭越?”
王之仁点头道:“越国公且稍安勿躁,如果这真是监国殿下的意思或者殿下默许,那我转身就走,绝不阻拦越国公。我这就去向殿下请示,越国公意下如何?”
方国安脸色极度阴沉。
其实他不敢立即举兵攻入王府,真正忌惮的就是王之仁。
双方兵力相当,真拼起来,就算最后自己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到时没人没钱没地盘,新朝怎会拿自己当回事?
所以,方国安依旧在忍耐,不到万不得已,他无法果决。
“兴国公既然不顾你我之间的交情,非要替二人出头,那本公不拦你,就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