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444章 荆州士家的选择

他做出决定。



    蒯良与蒯越真正拿主意的人,在此刻体现了出来。



    “兄长莫不是忘了杨家”



    杨家有好几个,但最有名的还数三世三公的弘农杨家。



    而如今这地位仅次于袁家的杨家,走的就是时下士家最稳健的万世不衰之路。



    家主杨彪接受了朝廷的征召,出任了九卿大司农一职,名义上站在皇帝一方,儿子杨修做了曹任的官,虽没有认主,但在别人眼中已经给他贴上了曹的标签。



    家族主要人物嫡系子弟杨弘,成了袁术的长吏。



    不多不少,正好凑足了狡兔的三窟。



    另外的四世三公袁家相比杨家,也有过而无不及,袁家两位嫡系子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袁家的老一辈深居京城,出任丞相、三公。



    如果不出意外,不管哪一方胜利,家族的昌盛依旧不衰。



    袁家、杨家尚且,蒯家模仿一二又有何影响



    如果曹在此,绝对会忍不住点个赞,光光是时下这个时代,除了风头最盛的袁、杨,后起之秀最有名之列,如分任三国的诸葛亮三兄弟之家族、分任袁绍、曹cāo)的荀彧、荀攸、荀谌之家族等等。



    倒是资本小的豪强之家,往往是举家投奔。



    看蒯良表有些不乐意,作为亲弟弟,蒯越不能不管,开口耐心的解释“兄长,杨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小小边陲荆州蒯家”



    这个话题已经超越了蒯良的思维逻辑,只能凭借一流的智谋,本能的说出疑惑



    “照你看,我们兄弟二人将由谁出任卫将军府”



    蒯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蒯良眨眨眼睛,蒯良露出了然之色。



    当问题超越自己自小养成的思维逻辑时,不仅没有崩溃、逃避、辩解,还能正面面对,并说中要点。



    在这个时候,已经体现出了蒯良的不平凡。



    蒯家小小数百口,能出两位不凡者,何其之幸



    只此一点,在荆州足矣登上第二。



    至于第一嘛,有些变态了,虽然长得丑了点。



    公元三一一年初冬,曹又多了个头衔,交州刺史兼领合浦太守。



    交州刺史朱符来到了荆州,接替空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