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间奏

细嗅。

    一种清灵而又驳杂的气息附上神魂。

    道士挥手驱散。

    这是……愿力?

    彼时。

    铅云重重,压得天光暗闷,却也昭示着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将至。雨势未落,冷风先到,吹皱平湖泛起涟漪。

    李长安压低斗笠,悄然离去。

    …………

    大火几乎烧掉了一切。

    但顽强的人们仍从废墟里收集了物料,修缮了码头和几间仓库。

    仓库太少,不能存货,货船不爱停留。

    褐衣帮便出面与船主商量,保证今夜下了货,明儿一早不过中午便能送达城内各处,不必在仓库滞留?

    如此,富贵坊码头才稍稍恢复了些昔日繁忙。

    今儿天光稍亮。

    天地朦朦未开。

    人们早早聚集在码头,一齐去往城内挑货。

    雾气重得很。

    队伍后面的人要想不掉队,就得时刻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幸亏队伍里没有秃头,否则光溜溜地沉入雾里,眨眼就瞧不见了。

    华翁走在队伍最前头。

    他脱去了平日的宽袍大袖,换上了麻布短褂,汗巾搭在脖子上,肩上垫着三层厚布,挑着一担砖头。

    声音洪亮,唱着码头上的号子。

    他唱一句,后头就跟着唱一句。

    大伙儿随着号子踩着步点儿,随着号子换着肩膀。

    这么一路到城门处,队伍才停下,等候入城。

    李长安一帮子也混迹其中,但挑的不是砖头,而是药饮。自打搬去飞来山,买家们便不肯上门取货,大家伙儿只好重新挑起扁担,送货上门。

    眼下聚在队伍末尾歇息,擦着脸上不知雾水还是汗水,远远听着华翁中气十足地与城门吏讨价还价——这时候,多一分一厘也是好的。

    秀才们不由感慨。

    “华翁雅量既高,又肯躬身贱业,实有古之贤者风范。”

    黄尾却嬉笑一声,悄悄道:

    “这事儿呀,是作给人看的。”

    秀才们不悦:“以华翁威望何需如此?”

    黄尾道:“不是作给咱们看的,是作给城里有钱人看的。”

    大伙儿一时不解。

    “眼前的法子不过权宜,能支撑多久?城里的赈济抠抠搜搜,老汉腰杆硬,学不来低三下四,只好卖卖脸皮。”

    那边闲话聊得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