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六章 华北危急(七)

    第二百零六章  华北危急(七)

    “老郑,看来我们还有疏忽之处呀!得在荣军农场办个学校,咱们得让这些孩子有书念。告诉他们不管女孩还是男孩都得上学。另外,那些有基础的半大小子不能再他们在农场干活了,让他们到县城来念中学,如果有出息还可以念大学,学费由我们出。以后赶跑了日本鬼子,咱们的国家就得依靠咱们的下一代来建设。”沈修文颇为感概地说道。

    沈家大院的书房,沈修文召集郑怀山、潘康良还是姐夫唐文彬三人议事。以后,郑怀山就留在万县了,他们三个将是沈修文打造万县这个后方基地的核心成员。

    沈修文这是有感于前两天去荣军农场视察,随着家属的到来,荣军农场还有不少的孩子,大都没有上过学,即使以前在老家上过几天私塾的,到了农场也有大人一起务农。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在后世象这么大的孩子还在大人的怀中撒娇,但是在这里却是象个小大人一样,扛起了锄头。当沈鑫童无意中问起,这些孩子还振振有词道:“多打粮食,支援前方的抗日。”让沈修文听了很心酸。

    所以,让王长根请求沈修文手下他那个十七岁的儿子当兵,上战场打鬼子,沈修文当场予以拒绝。王长根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他的一条胳膊,沈修文不忍心把他唯一的儿子也送上战场。并且嘱咐王长根一定要让孩子念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郑怀山跟着沈修文也亲历了那天的一幕,连忙点了点头道:“师座,这是我的失误,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学校的事我立马就办。”

    “还有护厂队要加紧筹建起来,招募的人员一定要有知识,最好能具有初中以上的学历,除了必要的军事技能的训练外,还要给他们上课,学习必要的军事知识。要保证这些人将来能作为基层军官使用。”沈修文继续说道。

    前两天,沈修文在赴川东地区专员唐亭轩的接风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准可以独立建立一支数百人的护厂队。如今在万县,沈家和也将要迁来的俞家,包括面粉厂、纺织厂、印染厂等一共有十来个厂,建立一支数百人的护厂队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沈修文的事实打算就是以这个护厂队的名义,建立起一支类似于张汉卿在北平搞的学生队一样的队伍,着力培养部队中的基层军官。同时,也为将来在万县招兵训练后备兵员做准备。

    “师座,这么多的事,办学校,开兵工厂这些事,有潘老板帮忙我还能应付,但是组建护厂队的事,我实在是干不了。另外还有培训,您总得再给我点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