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4.数据链

之一,很自然地在实验室里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考虑到吕振羽自己作为一个大企业主的特殊情况,甚至在这个办公室里配备了一条独立于实验室的内部系统,能联上互联网的专线,还对专线的ip地址作了隐藏处理。这毫无疑问是大大方便了吕振羽的工作。吕振羽把自己带来的笔记本联上了公共网,就能和公司里的人保持接触。

    吕振羽稍稍检视了一下自己先前给舰艇控制部分作的那个框架,自认为这个框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在整合的时候需要留出空间,以便将来进行扩展的时候可以比较方便地入手,为了不至于让小问题纠缠住,还要编写大量的注释……编写注释虽然是个好习惯,但自从岳羽出现以来,由于岳羽的程序生成速度和吕振羽自己键入程序的速度就极快,编写注释这个习惯因为比较容易干扰思路,就逐渐远离了吕振羽。

    将任务框架共享给整个实验室各个部门之后,吕振羽自己开始编写数据链部分的主程序。数据链系统的主程序承担的工作主要是将各个渠道得来的各种数据进行汇集,整理,将目标信息结合天气水文等等条件进行综合判断,从而确定目标的威胁级别,然后将目标分配给合适的作战单位。

    吕振羽来到基地,看到整个架构之前,自认为要编写的中华神盾的后台程序,应该也可以被认为是整个数据链的一部分。而现在要做的工作,却是原先工作量的几倍,这个倍率关系中,既包含着需要多写的程序行,也包括这两者之间的难度和重要程度的级差。

    以吕振羽先前已经提供给军方的智能核心的智能程度,可能无法很好地完成这方面的任务。提高在这个程序中所使用的智能核心的智能级别,几乎势在必行。吕振羽担心的倒不是会被发现,这次有超级计算机作为后台,吕振羽自然有办法很合理地解释智能核心所具有的综合判断能力提高的问题。问题是,将智能级别提高到哪个级别才够用呢?

    如果是岳羽,倒是能比较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不经意之间,吕振羽这么想着。

    忽然之间,这个想法逐渐扩展,盘旋,飞腾在吕振羽的整个脑海之间,仿佛给吕振羽打开了另一扇门。是啊,只要有另一个岳羽被加载进这个系统里,那所有的问题不都解决了?

    在这个办公室里虽然没有监视摄像头,据说也没有监听装置,但吕振羽还是不敢轻忽,他觉得,在键盘上打字和岳羽交流这种方式虽然比较麻烦,但要安全得多。他不得不想到,这次把岳羽带在身边的决定是正确的。

    “岳羽,问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