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山雨欲来

渐蜕变,成就一番大事业,也可能,安份守己,守成祖业对他来说才是更好的选择,无论如何,这样去影响一个人,让他有种在教唆的感觉。

    躺在那儿,他忽然想起了一个对他来说不知是恩还是仇地人----伍子胥。如果不是伍子胥荐刺客杀庆忌,那么就没有他席斌的新生。可也正因为伍子胥对庆忌锲而不舍的追杀,才让他疲于奔命。

    当他承袭了庆忌的全部记忆后,感情也不知不觉地倾向了姬僚和姬庆忌,对伍子胥这种反复小人深恶痛绝,方才对季孙斯说出一番隐带诱惑的话,他却突然想到了那个造成他今日这种局面的伍子胥。

    伍子胥疲于奔命的时候,与自己今时今日的情形何其相似?他逃到宋国,宋国正逢内乱,于是他与太子建、公子胜又逃到郑国,想向郑国借兵复仇,然而郑君不同意借兵,他报仇心切,居然恩将仇报,蛊惑郑国权臣叛乱,结果事败,太子建被杀,他与公子胜又逃到吴国,靠吹萧乞食活命,庆忌之父王僚重用了他,伍子胥被封为大夫,然而因为王僚无意帮他打回楚国去,于是他又投靠素有野心地公子光,并献计杀了王僚。

    这样一个为了一己私仇,不忠不义、反复无常的小人,简直就是农夫与蛇的翻版,可是在历史上,不但没有人计较他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的丑行,反而被渲染成为一个忠义之士!他本来对这样一个人是深恶痛绝的,然而当他也被迫需要借兵,需要复国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便走上了和伍子胥一样的道路。

    也许,唯一不同的是,楚王没有派人出国追杀伍子胥,自己有比他更迫于无奈地理由。也许。王僚重用伍子胥,只是欣赏他地才华,而自己和季孙意如本来就是相互利用,所以比伍子胥更有理由不必背负这种感情债。说到底,他地心还是不够狠,不够黑,伍子胥已经是一个成熟地政客,而他。还差的很远很远……

    不约而同的,两个仰脸向天,闭目装睡的少年人,都轻轻地吁出了一口长气……

    吴国,一片规模宏大的工地上,万千劳役正在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干着活,一道土路上铺着一排排滚木,一块块巨大的长方形巨石被役夫们用木棒撬着。一寸寸地向前挪动,一条大而深的壕沟正在挖掘当中,这是未来地护城河。掘出的泥土被役夫们用小车运到一边,搅拌糯米汁,再按一定比例掺入各色土壤。用夯木夯实,建筑城墙。远处,街道的规划已经成形,王宫的方向已经树起了一座座宫殿的木架。

    这里。就是未来的吴国都城--姑苏城,从规划到建筑,已经施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