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有人找

是纷纷的打招呼致意,这几十亩地的盐田可不是十名灶户就能经营的过来,附近的老人和闲散的劳力都是被招募了过来,这也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可是大好事。

    李孟笑着点头回应,一边看着边上跑步的运盐队,运盐队现在的规模扩大到六十个人,这些人每天只是参加一个时辰左右的劳动,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被不停的操练,三操两讲,五个一百,这些人每天差不多要做足。

    所谓的三操两讲,早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室外操练;上午、下午各讲一次课,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单杠拉臂,一百个双杠撑臂,一百个马步冲拳。

    李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就是这些在部队他接触到的训练科目都是用在了这些小伙子身上,原本以为这个时代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开始的时候,李孟还特意把运动量减了三成,谁想慢慢的也能完成全部了。

    从前的两讲都是政治教育和时事教育,李孟却不知道和下面的人说什么好,当日的那些政治教育肯定不适合几百年的古人,可这个时代有些自己知道的事情也不能乱说,不管是未卜先知,还是妄议朝政,那都是杀头灭族的大罪。

    不过也有解决的方法,王海和陈六子等人经常是去逢猛镇和胶州城打听消息,顺便也能通过大声宣读的文告,知道些其他地方的消息,这些算是时事新闻的东西就是每天讲课的内容。

    李孟总是想,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那些教育方法能不能用手下这些年轻人身上,最后选定的是忆苦思甜这一招,大家想从前(也就是几个月前)的苦日子,再看看今天的生活,更加坚定保卫这个事业的决心。

    这课都是李孟自己亲自来讲,不过却被陈六子,赵能他们会错意了,他们这些跟李孟最亲近的人每天在课后私下都是宣扬,咱们现在直着腰,吃得好,都是靠谁才有这好日子过,这些都是李孟李大哥给的,咱们自然要给他卖命!

    这年头的人都是很质朴,谁给的好处自然是记得谁的恩情,何况还有人每天在宣讲,这些人对李孟越发的忠心耿耿。

    想起从前自己不过是个小公司的小职员,而今却有这么大的基业,李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感觉,正在自豪间,却看到那边平端竹竿的队列中,有个年轻人手中的竹竿明显和大队不齐。

    李孟皱了皱眉头,平日训练这些人拿着的五尺竹竿都是在每个竹节里面灌上沙子,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锻炼力量,不过这对人双臂的要求也是高起来,还有掌握平衡的技术,李孟自己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