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洗

难以同三国抗衡的。

    在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伊藤博文当晚离开广岛,转天清晨赶到舞子。伊藤向陆奥宗光出示御前会议的决定,并征求意见。此时,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内务大臣野村靖亦由京都至舞子,遂与伊藤围坐于陆奥病榻之旁,再次议商对策。陆奥仍主张首先拒绝三国的劝告,以现三国将采取何等行动,俟探明其真意后,再在外交上采取相应的对策。然而,伊藤反驳道:“此时如不预先推测其后果,就毅然拒绝三大强国的劝告,岂是识者所为?且从去年以来关于俄国的行动现在不须探究其真意的深浅,就十分清楚了。如果由我故意挑发,正好给他们以适当的口实,其危险就更大了。况在危机一触即发的时刻,即使采取外交上相应的对策,恐也无法挽回。”

    松方正义和野村靖亦完全赞同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沉思良久之后认为凭借日本现在的实力对付俄法德三国的联合干涉是半点机会也没有的,尽管他非常清楚三国在远东并没有太强的力量,可是仅俄国人在远东的那支舰队足以摧毁日本。正如伊藤博文所说的那样:“只有预先推测自己行动的后果,才可以趋吉避凶。”

    陆奥宗光为此起草了一份回应俄法德三国的公使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包括开放釜山等几个港口做为自由港,各国列强往来贸易减免关税等措施,但是依旧希望能够在朝鲜驻扎足够的军队。

    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等人的努力反馈到中国后就变成了法国和德国的立场不坚定起来,连带美国公使也开始站到了反对武力逼迫日本让出朝鲜的队列中来,至于英国的态度还是暧昧不明,可是有美国在前,可以想象伦敦对于陆奥宗光开出的价码还是非常满意的——最重要的是日本一天不退出朝鲜,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永远别想从朝鲜找到不冻港的出海口。

    局势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俄国的态度,此时谭延闿已经认为事先与恭王奕訢所拟定的计划中的第二项减免赔款重开谈判的目的已经无法达成,只有想办法筹措顺天府四平库银来蒙混过关。不过恭王奕訢在谭延闿的劝说下依旧没有放弃努力,接连会晤英、俄、美、意、法、德驻华公使,抛出了一个日本在朝鲜的驻军将会严重威胁大清帝国的安全,尤其是盛京的安全不容置疑,希望各国能够达成协议共同接管朝鲜,将日本驻朝鲜军队缩减到一万规模。在这个方案中最令各国心动的是,中国支持六国列强在朝鲜拥有国民待遇,在矿产开发、铁路修建、港口运输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力,并且将朝鲜的六个港口岛屿画出租界六国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