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釜底抽薪

么出身都会负责四十名士兵的训练。步营、马营、炮营、工兵营四大军种都依次进行考核,最终选定各营各级军官。

    谭延闿有心让自己的心腹成为控制军队的骨干,但是相对于北洋武备学堂出身的军官而言,他们在工兵营的项目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工兵营分为修械、桥梁、地垒、雷电、电报、测绘六司,谭延闿可以对侍卫队成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就连炮兵科训练都是在此列的,可是工兵营这些分支太过专业化,需要深厚的数理基础,这对于侍卫队出身的军官来说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好在步兵营、炮营、马营的重要岗位都被侍卫队出身的军官以毫无争议的成绩所得,谭延闿授予军职的时候也是光明正大,而工兵营更倾向于技术兵种的大杂烩,在衡量军队战斗力上是很重要,但在军队管理上却没有多高的地位,这个位置放手也不算什么损失。

    进入第二阶段练兵,谭延闿对督标新军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不仅白天的训练量很大,晚上还要求士兵军官进行学习。士兵全部都要考核,谭延闿想要看看是不是有几个“漏网之鱼”——军官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识字,一个识字的士兵培养成军官难度会大大降低,只要他识字谭延闿都可以将他们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将其慢慢的培养成低级军官。摸底考核的结果也还算不错,六千人的士兵中有四五百人识字可以阅读书写,还有五六百人只会简单的阅读书写,算是脱离了文盲线。

    这个结果对谭延闿而言已经是非常“惊喜”了,如果粗略的一算自己军队中的“文化”人还是挺多的,这也是归于他在招兵的时候提出希望能够多招一些会识字的人参军,再加上直隶督标新军的军饷非常高,对于一些读书人也是非常有吸引力。负责招兵的小吏为了讨好谭延闿,在人员可供选择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只要身体素质过关自然是要招进来。

    这些“文化士兵”将会单独提出来,他们将会接受初步的军事理论教育,北洋武备学堂的教员将会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方便。至于其他近五千士兵,谭延闿也不会放弃他们,他们将会接受最基础的识字学习,看看其中有没有上进心的。

    至于新军中的军官,他们都是“文化人”,尤其是侍卫队中的一些士兵,其中几个甚至是秀才出身,童生更是有好几十个。他们的学习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德语和法语要选修一门,而且他们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诸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约米尼的《战争艺术》……当然还有《孙子兵法》、《百战奇略》这样的中国古典军事著作。并且根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