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阻力还会少些,错了还可以有回环的余地,不至于局势糜烂……”
荣禄在历史上虽然颇为神秘,但后世历史对其下的定论便是变法派的死敌,换句话说这个“老白脸”是保守派头号分子。不过谭延闿与其接触时间长了却不这么认为荣禄就是保守的,虽然这家伙非常贪财,也承认谭延闿的“银弹”攻势对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荣禄这个人是非常有原则的,你若是触动了他的底线,这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大贪官会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击。
由于荣禄是兵部尚书,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俩人之间的接触还是以军事为主,在谭延闿看来荣禄的“将门之后”这个招牌有水分是肯定的,但若说一无是处也绝对不正确——这家伙是不懂军事,但却能够从谏如流做应该做的事情,明白旧式军队已经不堪重用,要想保住这个江山必须用新式军队才行,而且绝对不是淮军那样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新军”。
谭延闿明白康有为的变法行动会在历史上产生怎样的效果,更明白对于他们本人会有怎样的后果。按照前生的记忆,袁大头被动的等着武昌起义反手掀翻清王朝还有十多年,而谭延闿却有把握在数年之内便可以做到这点。有更稳妥的路可以走,他绝对不想跟着变法派去趟浑水,所以在荣禄见康有为之前必须自己先表个态,到时候荣禄举起屠刀的时候自己也好置身事外——他不想为变法派服务,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的努力为一个腐朽到极点的皇权而服务;他更不愿意当别人手中的屠刀,他已经打定主意尽快结束这次北京之行,然后回去就装病,让变法派和保守派在北京城里面死掐,无论谁胜利了到最后他谭延闿都会在感觉自我良好的时候送他们两派的胜利者下半生去住班房或去开荒……
荣禄好歹也是在西北待了十几年,政治的失意固然是一方面,但这也成为荣禄与其他满族权贵不同的地方,他更了解社会底层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谭延闿的“由下自上”式变法更合乎他的心意,因为帝国上层官场上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复杂了,想要变法一上来对上层官僚进行大手术,先不说会不会触动自己的利益,就是别人也不会答应。
荣禄也非常敏感的意识到最近民间报纸上常谈起的“北洋新政”似乎也更合乎谭延闿的风格,除了广建新式学堂这点比较受争议之外,其他的鼓励农工商由此而让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的财政收入大增,这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谭延闿一口气建了这么多新式学堂,还给学堂入学的学生以非常高的待遇,这是极大的惹起了守旧派知识分子的愤
荣禄在历史上虽然颇为神秘,但后世历史对其下的定论便是变法派的死敌,换句话说这个“老白脸”是保守派头号分子。不过谭延闿与其接触时间长了却不这么认为荣禄就是保守的,虽然这家伙非常贪财,也承认谭延闿的“银弹”攻势对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荣禄这个人是非常有原则的,你若是触动了他的底线,这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大贪官会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击。
由于荣禄是兵部尚书,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俩人之间的接触还是以军事为主,在谭延闿看来荣禄的“将门之后”这个招牌有水分是肯定的,但若说一无是处也绝对不正确——这家伙是不懂军事,但却能够从谏如流做应该做的事情,明白旧式军队已经不堪重用,要想保住这个江山必须用新式军队才行,而且绝对不是淮军那样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新军”。
谭延闿明白康有为的变法行动会在历史上产生怎样的效果,更明白对于他们本人会有怎样的后果。按照前生的记忆,袁大头被动的等着武昌起义反手掀翻清王朝还有十多年,而谭延闿却有把握在数年之内便可以做到这点。有更稳妥的路可以走,他绝对不想跟着变法派去趟浑水,所以在荣禄见康有为之前必须自己先表个态,到时候荣禄举起屠刀的时候自己也好置身事外——他不想为变法派服务,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的努力为一个腐朽到极点的皇权而服务;他更不愿意当别人手中的屠刀,他已经打定主意尽快结束这次北京之行,然后回去就装病,让变法派和保守派在北京城里面死掐,无论谁胜利了到最后他谭延闿都会在感觉自我良好的时候送他们两派的胜利者下半生去住班房或去开荒……
荣禄好歹也是在西北待了十几年,政治的失意固然是一方面,但这也成为荣禄与其他满族权贵不同的地方,他更了解社会底层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谭延闿的“由下自上”式变法更合乎他的心意,因为帝国上层官场上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复杂了,想要变法一上来对上层官僚进行大手术,先不说会不会触动自己的利益,就是别人也不会答应。
荣禄也非常敏感的意识到最近民间报纸上常谈起的“北洋新政”似乎也更合乎谭延闿的风格,除了广建新式学堂这点比较受争议之外,其他的鼓励农工商由此而让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的财政收入大增,这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谭延闿一口气建了这么多新式学堂,还给学堂入学的学生以非常高的待遇,这是极大的惹起了守旧派知识分子的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