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是反对所谓的“精英教育”的,可惜在这个时代,无论你建多少学校,都是在进行“精英教育”——从洋务运动开端时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到了谭延闿这一代总算是不用为银子而愁白头了,可是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他一口气开了这么多学校也还是杯水车薪,何况还要面对自己的同乡王先谦这样的守旧派文人的横加阻挠?
在谭延闿的眼中,做为重点培养的海军少年班的潜力巨大,这些孩子的天赋丝毫不逊色于詹天佑那一代的留美幼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沉重的课业负担,实在是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也正是因为如此,谭延闿在想着是否扩大招收少年班的想法,不仅仅局限于海军和陆军,在其他科学技术方面也是不是尝试如此做法,毕竟从美西战争捞到的油水非常多,教育投资看起来比较高,但和军舰的造价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可能是做为对中国北洋海军实力暴增的回应,日本否定了1898年召开的第13届国会的财政预算,第三届伊藤内阁提出了包括酒税、砂糖税、海关税等合计1820万日元的增税案。这笔巨额增税案的目标直接指向了北洋海军——日本将会在三年内向英国订购一艘战列舰三艘装甲巡洋舰。远东海面上因为北洋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这对宿敌再次变得不平静起来,就在中国上下讨论康有为的第六次《上皇帝书》的时候,中日海军不期而遇,林泰曾的北洋海军旗舰龙旗号战列舰将它的十二寸炮口指向了两点钟的方向——那里正有一支日本联合舰队分舰队经过,中断了七个月之久的“海上对峙”再次重演……
相对于中日两国在海面上的对峙,谭延闿更关心现实的利益争夺,当然他也加快了以潜艇等新技术、新武器在北洋海军的应用,上海江南船坞中两艘巨大的船体被拖拽到旅顺造船所巨大的船坞内——第二批两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正式开工建造。
为了敲定旅顺造船所订单问题,谭延闿亲自前往江宁两江总督衙门开始谈判,最终结果是南洋出资八十万两购进海筹、海琛两舰,订购一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这与原先的计划不符,不过却令谭延闿非常满意,海筹和海琛在北洋水师中虽然列为主力战舰,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后它们的力量根本不能和龙威级巡洋舰相比。如果张之洞开口所要龙威,谭延闿还真的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好在老张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变了注意,用原本购进龙威的八十万两银子敲定了两艘老舰,但是却提前交付了所有的战舰款项,其中也包括了靖海级装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