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把戏

的,不过最终他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他这么做,那花费他大量心血组建的留德士官系该置于何地?反正历史上袁世凯没有重用素质更高的留日士官系他是非常清楚的,像袁大头这么做,那寄托他甚高期望的留德士官系必然会步历史上留日士官系的后尘。

    培养留德士官系是谭延闿出于强国的初衷,等他步上北洋的舞台后对留德士官系就一直存有非常矛盾的心理——出于对命运的敬畏,他希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留德士官系能够在他不在的时候不要重蹈历史上北洋集团那样的命运,一旦群龙无首就开始割据分裂中国,那自己就是中国的罪人。

    只有处于这个位置,谭延闿才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上袁世凯为什么放着军事素质更高的留日士官系不用,放任他们走向南方革命党的怀抱——现在的留德士官系和历史上的留日士官系刨除军事素质高低之外,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在国外生活过,相对日本那套四不像宪政,留德士官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留学期间受过谭延闿的转向资助到欧洲其他国家游历考察,杨超甚至还前往过美国,其民主共和的思想更深入他们的心中。

    像留德士官系这样一个团体,你怎能用历史上的那套权术来待他们?不说谭延闿权人之术能够有这么高的水平,就是有这么高的水平,必然会造成双方离心离德,就算留下一部分人,那他们和历史上北洋的段祺瑞、曹锟等军人政客又有什么区别?

    谭延闿不是袁世凯,他没有高超的权人之术,但是他却有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长远眼光——他宁可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不愿意留德士官系违背他当初的初衷走向割据分裂中国的道路,他们都是中国陆军走向强大的种子!

    即便谭延闿一路走来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他还是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会因为特殊的原因或是意外离开中国或是干脆突然死去,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意外,那留德士官系将会是他在军事上留给中国的最后一笔遗产。有他们的存在至少中国不会发生历史上民国初年那样持续十来年的内战,中国可以在爆发革命后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全国,至少没有历史上的军阀割据和大混战。

    留德士官系是谭延闿的最后底牌,在外人看来谭延闿一手缔造了留德士官系,并且让他们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这种知遇之恩是很难被打破的。做为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打破,不过两者之间还是隐约的隔了一层隔膜——对待大清政权的问题上,谭延闿已经隐约的感觉到他的军官们开始萌发革命思想,通过和萧轩之间的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