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四章 博弈

改命的实力,甚至谭延闿对世界大战的想法也只停留在敲敲边鼓在商业上得到切实的利益的层次上——就算知道最后的胜利者,他还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士兵送上欧战战场,毕竟德国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

    欧洲还处于一片混乱当中,几个老牌列强正在分化组合,不断从背叛和小心的靠拢中寻求最终的组合,他们没有心情去关心俄国,最多是想从这场战争中空手套白狼要么要挟俄国,要么要挟中国来获得一些不可告人的好处。只是现在最着急的是俄国而不是中国,谭延闿对于送上门来的汇丰银行贷款非常大方的说了“no”,这对于英国来说是极大的惊讶,同时也是深深的失落。不过中国却接受了美国五百万美元的低息贷款,还有德国的七千万马克的无息贷款——这似乎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另外一种慷慨,当然马克的汇率还很低,不过即便如此一两银子对谭延闿来说也塞进腰包,对于金钱他从不掩饰渴望。

    俄国实行普遍兵役法已经有多年,新兵从二十岁起被征召入伍,服二十三年的兵役,其中五年为正规军服役,十三年在预备役服役,五年在民兵中服役。俄国士兵在预备役中服役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刚刚进入预备役的士兵,另外一类则是年龄比较大的士兵,如果俄国政府发布“全面”动员令,则所有军区不分地域的第一类预备役士兵将会全部应召成为正规军;如果只是“局部”动员令,则不按照类别来动员征召入伍,而是按照军区所属范围地域来动员,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军区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预备役会全部被征召。

    谭延闿和他的军事参谋们心中都清楚广袤的西伯利亚是一道天堑,但却不是万能的,这完全取决于俄国沙皇的意志,一旦俄国进入全国总动员的情况下,拥有两百万正规陆军的俄国会有至少五百万甚至是更高的的预备役,哪怕是其中的百分之十来支援海参崴,这对中国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灾难。

    不过谭延闿也做足了准备工作,俄国没有能力进入全面动员状态,因为这个庞大的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的阵痛。对于俄国中国却还没有“资格”来享受经济危机,因为谭延闿努力推行的工业化相对于中国的市场几乎微不足道,连国内的消化不了更不要说国外,相反中国在谭延闿强力的军事和经济手腕下,已经做到了绝大部分省份服从中央,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兴起的“山头林立”的局面。

    即便如此,为了应对最糟糕的情况,谭延闿心中已经准备好牺牲外蒙和唐努乌梁海甚至是新疆等靠近俄国省份的心理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