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倒忙(上)

爷万寿的,老佛爷惠而不费的转拨给禁卫军当开办费,天津海关指拨的每月十五万的常饷,全都给荣禄截着了,半文钱也没给徐一凡落下来,这近年以来,徐一凡等于是没拿朝廷一文钱,练出了八千人的精兵!他也没有地盘,靠的就是搜刮朝鲜和南洋筹饷一点底子。这样的筹饷练兵奇才,全天下到哪里找去?

    禁卫军要变成真正的旗军,就少不了借重徐一凡筹饷,这个道理一说开,就怎么也不能将徐一凡踢开。有了徐一凡做筹饷保证,禁卫军就能容纳更多旗人。这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徐一凡既然不动地位,更到了京畿举足轻重之地。他还能不知道这是皇上关照,谁才是他真正靠山?

    禁卫军入卫京畿,就算徐一凡不能再一手遮天。皇上,老臣说句打嘴的话,京师这些贵胄旗人爷们儿,多大本事皇上都心里有数。禁卫军又是他一手拉起来的,只要皇上关照着,禁卫军大权必定还是徐一凡的,不管他到底是什么名义!”

    翁同禾已经说得嘴角都是泡沫,被风一吹,四下校机构。话说回来,徐一凡现在的所谓工业建设,也不过只是一点规模,就是一个修械所,一个迷你的小炼钢所,一个火药局,一点采煤和采金的工地。规模都可以称得上袖珍,按照正常工业生产来看,这种规模完全无法做到降低成本,就是说全是在亏本经营。这样的规模也无法容纳他搜集来的大量人才,甚至三分之一都容纳不了。

    从英格兰来的煤矿工程师,有经验的采煤工人,德国的化学工业技师,美国的勘测工程师,炼钢技师和工人,俄罗斯帝国的数学家,美国南方,英国兰开斯特的纺织工程师,纺织技工…………都被一倍的薪水加上丰厚的海外津贴,李家担保不论如何都支付他们十五年薪水和可观的退职金…………这样聘请而来。却发现都被塞进了一个个学校,底下是同样有点懵懂的留着辫子的学生。有大盛魁的学徒,南洋的华侨子弟,上海天津小工出身的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就不是士绅家庭子弟,出生贫寒,略识之无。稀里糊涂的被大盛魁集中搜罗而来,通过大盛魁商路或者火轮船而来,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坐进了课堂当中。上课居然还有津贴可以拿!除了上课,还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近代工业化,对于组织者和实行者还有工人们的纪律性要求空前,而军事训练,就是教育这种纪律性的良方。西方国家通过残酷的十九世纪民族战争的义务兵制度培育了这种纪律性,为工业革命做好准备,徐一凡从朝鲜开始,也艰难的开始。

    各种各样的课程都按部就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