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胡副书记问这话的意思是问他的工作感觉怎么,在一个乡长的职位上有什么体会。不过听到薛华鼎将话题引到农民身上,虽然话不对题,但他并没有生气,甚至很欣赏薛华鼎这种亲民的行动,只是不知道薛华鼎是在自己面前作秀还是真的关心农民。
胡副书记看了薛华鼎一眼,问道:“那个乡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们乡政府准备怎么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明显地,这是他开始考较薛华鼎的功力了。为了不给薛华鼎这个新上任的年轻“乡长”过大的压力,胡副书记把目光移到别处,手里翻着一份报告,似乎是在随意听。不过,他眼睛的余光始终没有离开薛华鼎,耳朵则是聚集在薛华鼎嘴巴上。
薛华鼎早做好了相关准备,跟兰永章那个当了十多年乡长的地头蛇谈了一个晚上,对乡下农民的情况还是清楚了一点。他从容地将晾袍乡的财政收入、田地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他说道:“由于交通不便,我们乡的基础建设薄弱,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我们乡的经济在全县处于下游水平。本身我们长益县就是不发达的县,我们晾袍乡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农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交通不行,就是有什么特产、有好的农副产品也送不出来。现在我们那里都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了。自己养的猪自己杀,自己养的鸡自己吃,唯一能换点钱的就是稻谷,国家征收公粮的时候,他们的手头才有一点钱。而且……,怎么说呢,也是因为乡政府穷,过去一段时间农民手里还捏着一叠暂时无法兑现卖稻谷的白字条。这也是我们政府头痛的大事,也是农民迫切希望解决的大事。”
说的这里,胡副书记扫来一道凌厉的目光,薛华鼎也停顿了一下。胡副书记道:“继续说。”他再次转开了目光。
薛华鼎说道:“我们乡政府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先为我们乡修通一条通向外面的水泥路,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扶植几家本地企业,争取用几年的时间把农民的收入提高一个等级。”
胡副书记又把目光转到薛华鼎身上,问道:“修路容易,只要争取一笔资金就能实现。但扶植几家企业可就不简单了,你们准备怎么扶植?是政府出面还是鼓励私人资本?这些企业做什么业务?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没有?而且农民的收入不是你想提高就能提高的吧。”
薛华鼎从自己带来的公文包里翻出一叠报告,起身递给胡副书记,说道:“这里是我们乡打的一个报告,除了修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