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江都王没有下令解除梅园禁令,他们是绝对不会退让一丝一毫的。可惜的是,江都王府的侍卫们将整个梅园护得滴水不漏,保护了她免收江都王后和太子的骚扰的同时,也阻断了她的逃跑道路。所以,她暂时也只能留在梅园里修身养性。庆幸的是,至今还没有听到李家众人被江都王府拿获的消息,想必李希等人已经脱身而去了,这让她庆幸不已。她知道,即使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最多不过被遣送回长安城,在长门宫度日而已。若是李希等包庇她的事情被人发觉,怕是会牵连到李家众人,那是她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现在的她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唯一出乎陈娇意料的事情却是,在梅园的书室中居然有着众多的书籍,其中很多还是当时难寻的珍贵典籍。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大乱后,很多典籍遗失,纵然经过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还是很少有人拥有像江都王府梅园这么多的书籍。曾经希望为辽东的那座学校建一座图书馆的陈娇,自然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之处。
“没想到梅园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书籍呢!”陈娇笑着对刘徽臣说道。
“这要感谢董师。”刘徽臣微微一笑说道。
“董师?”陈娇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奇怪地问道。
“便是广川董仲舒先生,现官居中大夫的那位。”刘徽臣解释道,“董师两年前曾在江都国任相国,兴礼乐,致教化,使江都称治。这些书籍大都是那时他所搜集赠送于父王的。”
无论后世对董仲舒其人有着怎样的褒贬,在汉武之时,他确是个人人敬重的大学问家,当时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而他在先秦典籍的保存整理上也的确有重要贡献。
“原来如此。”陈娇点了点,方想起的确有这么一回事。董仲舒在她初来这个世界时,官职的确是江都国相。后来因为刘非上奏请击匈奴一事,董仲舒受到汉武帝责问,被认为没有尽到教化诸侯王的责任,因而他被除去国相之职而前往京城任一个闲散的中大夫。当时张萃还曾经对她略略提及此事。
室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两人静静对坐着,继续着她们的午餐。陈娇微微抬眼看了看刘徽臣,今日的她看来特别的疲惫。想来也是,刘徽臣毕竟不是江都王府的正统继承人,虽然在刘非病倒的初期,由于巨大的惯性力量,府中诸人会听从她这位历年来代王爷理事的翁主的吩咐,但是随着刘非昏迷时间的增长和太子王后的活动,刘徽臣迟早会失去对事态的控制能力,毕竟能够真正死忠的人还是少数。
刘徽臣则完
唯一出乎陈娇意料的事情却是,在梅园的书室中居然有着众多的书籍,其中很多还是当时难寻的珍贵典籍。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大乱后,很多典籍遗失,纵然经过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还是很少有人拥有像江都王府梅园这么多的书籍。曾经希望为辽东的那座学校建一座图书馆的陈娇,自然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之处。
“没想到梅园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书籍呢!”陈娇笑着对刘徽臣说道。
“这要感谢董师。”刘徽臣微微一笑说道。
“董师?”陈娇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奇怪地问道。
“便是广川董仲舒先生,现官居中大夫的那位。”刘徽臣解释道,“董师两年前曾在江都国任相国,兴礼乐,致教化,使江都称治。这些书籍大都是那时他所搜集赠送于父王的。”
无论后世对董仲舒其人有着怎样的褒贬,在汉武之时,他确是个人人敬重的大学问家,当时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而他在先秦典籍的保存整理上也的确有重要贡献。
“原来如此。”陈娇点了点,方想起的确有这么一回事。董仲舒在她初来这个世界时,官职的确是江都国相。后来因为刘非上奏请击匈奴一事,董仲舒受到汉武帝责问,被认为没有尽到教化诸侯王的责任,因而他被除去国相之职而前往京城任一个闲散的中大夫。当时张萃还曾经对她略略提及此事。
室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两人静静对坐着,继续着她们的午餐。陈娇微微抬眼看了看刘徽臣,今日的她看来特别的疲惫。想来也是,刘徽臣毕竟不是江都王府的正统继承人,虽然在刘非病倒的初期,由于巨大的惯性力量,府中诸人会听从她这位历年来代王爷理事的翁主的吩咐,但是随着刘非昏迷时间的增长和太子王后的活动,刘徽臣迟早会失去对事态的控制能力,毕竟能够真正死忠的人还是少数。
刘徽臣则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