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十八章 血火笼城(二)

坑什么的,在某些“军事家”眼中。纯属是不成气候的小打小闹。但程家骥这一手玩得之所以能令人拍案叫绝,全因这种超级大陷坑,专门是为日军的八九式坦克量身定做的。

    说是为九八式坦克量身定做的,还是有几分说道的。首先陷坑上的盖板是一层较薄的水泥板子。步兵或车辆,甚至是只三吨多重的九四式“豆”战车,都不可能压垮这块上面覆盖了一尺来厚的土层的水泥板。而战斗全重达到十二吨以上的八九式中型坦克则是一压就跨。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出现误中副车的情况。

    其次,日军的九八式坦克的长、宽、高,分别是5.75米、2.18米、2.56米。而程家骥设计出的这种长六米五、宽二米五、深六米的巨大陷坑。不但可以完全容纳九八式坦克的庞大身躯,且还能让九八式那优越的越野性能,没有半点用武之地,就是两辆一同陷入也很难脱身。

    以上这些招只是突出了这种陷坑的大巧不工。实际这种独特的坦克陷阱,还有它毒辣的一面。

    毒就毒在这种陷阱的底部还有三米多的淤泥层,九八式坦克的重量和构成物质,决定了其一落入坑中就会立即陷入这层淤泥中。程家骥这样做的初衷,一是为了不让九八坦克的车组成员们有自行逃生的可能,以此来在心理上,威慑日军的坦克兵,使其不敢过份冒进。二来,则是为了能有机会完整的缴获日军的八九式坦克。

    至于坑外面的日军要是想营救已方的车辆和人员,中国军队该如应对了?关于这一点程家骥也是做了保准让日军“满意”的安排的。

    “啪。”随着这声清脆的枪响,一个手上拿着挂钩,腰上绑着两条缆绳的日军士兵应身而倒,眼见是活不成了。再来看那个才被击中的日军士兵身上的那两条缆绳。这两条有一把筷子粗的缆绳,是分别通向不远处的两辆,正在充当起重机的角色的八九式坦克的尾橇上的。一路看网而就在这个日军被打倒的地方,已有三具日军的尸静静的躺在那了。显然,这个刚被打死的小鬼子的运气,并没比他的三个前任好到那里去。

    让我们把视野放宽阔些,你就会发现此刻南昌城里至少有十个地方,正在上演着同样的“情景喜剧”。

    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切的程家骥突然有一种很强烈的时空错位感。仿佛这眼前的一幕,并不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的中国战场上。而是一个二十一世纪反“恐”作战现场似的。陷在陷坑里的日军坦克和车组成员无疑就是人质了,那些不惜代价,企图把陷坑里的人员车辆抢救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