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十三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召唤(三)

都是在罗家湾十九号的密切监护下的。

    心里是这样想,程家骥可打死也不敢挑明了,因为只会刺激得生性冲动倔强的施尔威,直接派去质问最高当局。那事情可就大了,到最后程家骥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程家骥更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沉默的:“将军,我很感激您对我个人的爱护。但是做为一个中国将军、一个中国人,我还是要提醒您,对我国的首脑和政府,保持一个盟国将军所应该有的尊敬。”

    若是别人这么说,只会让施尔威对那个人生出反感。好在,施尔威对程家骥这个曾为挽救他的生命出过大力的中国战争英雄的好感,还是比较浓厚的。可也让在中国每多呆上一天,就对中国的现行体制多一分不满施尔威,把帐又记到了那个他心目中的无聊的小人物的头上:“程将军你不要害怕。我们美国政府是不会充许花生米和他独裁统治在中国长久存在的,在适当时机我们会尽全力会帮助中国刷新政治的。

    从施尔威的言语间所透出的那股阵阵刺骨寒风,让程家骥在心头巨震之余,脑子更是浮想连翩:施尔威虽然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可这么以他的嘴里嘣出这么一件大事,又岂会只是空穴来风,难道美国人现在就想要扶持汉中行营的李主任了!”

    说来程家骥的见识还是不够广博。就取代最高当局的人选而言,被美国人最看好的其实并不是那位在历史上当过一年儿皇帝的李主任,却是程家骥的半个恩主陈上将。而且从抗战后期起,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有余,到了六十年代未一心想要促成台独地美国政府,都在还在下本钱做推动、争取陈上将与他们合作。在这漫长地岁月中。深受最高当局信任、倚重的陈上将。虽最终把持住了自己,可其内心也不是从没摇摆过的。否则也就不会发生抗战胜利前夕地那起那桩,导致了六、七个土木系青年将领因被指控意图刺杀最高当局。而被军法处置的谋反大案了。而最高当局在去台前夕,更不会非要把正在台主持台省军政的陈上将,从千里之外召到他的身边来,方才敢成行了。

    “施尔威将军,我是奉我国国防委员会的命令,来跟您讨论关于我集团军出兵海外配合贵国军队作战的具体事宜的。要是您再说这些与议题无关地话,那我就只有告辞了。”与刚才地官样文章不同。程家骥这次可是动了真怒了。这倒不是他对最高当局有多忠心耿耿。而是对外国人恃强干涉中国内政的一种极度愤慨,不论这种干涉打着何等冠冕堂皇地旗号。都不是每一个有着起码地民族自尊感地炎黄子孙。能欣然接受的。泱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