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可敦之变
可敦城,作为蒙古高原上最大的城市,傲然雄立在草原上面,虎视着草原上阻卜各部族,随时准备镇压他们的反抗。
尽管建成至今,只有区区二十余年,但作为草原第一雄城,气势远远凌驾于阻卜众部族之上。城中的契丹人,面对城外游牧的阻卜人时,都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城中二万余骑兵,更是随时出城去袭击阻卜人的部族,抢光他们的牛羊,将他们抓来卖为奴隶,作为支持军费收入的最大来源。
但这样的美妙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自从华烈部崛起,统一了草原以来,可敦城中就人心惶惶,时刻担心被华烈部的大军袭城。
但可敦城的坚城之名,不是随便说说的。为了防备被阻卜战士袭击,早在这二十余年里,安将就在不停地加固城墙,直将它修筑得城高墙厚,再不畏阻卜骑兵的袭击。
而且自从华烈部崛起以来,虽然常派遣军队入侵辽国内境,掠夺财富人口,却从未对辽境中的城市进行过攻击。时日一久,辽邦各城池的契丹人都当他们是不善攻城的,心也都放了下来,而边境各部落、乡村的富裕契丹人,若有些办法,就尽量躲到各处城池之中,依靠高城厚墙来抵御华烈部神出鬼没的袭击。
这一年多以来,草原上各阻卜部族都已经投顺华烈部,奉命远离了可敦城,一直未曾有阻卜骑兵靠近可敦城,城中守军心中也都不那么着紧,虽然还是经常训练军队,准备防御敌人的突袭,却也不象初时那样人心惶惶了。
这一日,天空中艳阳高照,将灿烂的光芒,洒在可敦城上。此时的可敦城,秋高气爽,温度宜人,契丹军民在城中来来往往,于街道上熙熙攘攘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草原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显出了它的繁荣景象。
除了二万多骑兵和他们的家眷之外,附近的契丹人也都畏惧华烈部的骑兵扫荡,有许多都躲进了可敦城,城中现在也有近十万人,可算得上一个大城了。由于华烈部这些年来鼓励经商,对各国的商队也并不歧视打击,商人们到草原上来贩卖马匹、稻米,有许多商队都要经过可敦城,让这城市也渐渐繁荣起来。
城门处,契丹士兵们正在盘查着进进出出的商旅,时而刁难勒索些钱物,调戏一下入城的妇女,倒也过得快乐逍遥。
马蹄声响起,一支契丹骑兵在大街上驰过,向着城门走来。领头的辽将,相貌凶悍,而那些辽兵也都面目狰狞,隐隐散发着血腥杀气,正是一支百战雄师应有的模样。
可敦城,作为蒙古高原上最大的城市,傲然雄立在草原上面,虎视着草原上阻卜各部族,随时准备镇压他们的反抗。
尽管建成至今,只有区区二十余年,但作为草原第一雄城,气势远远凌驾于阻卜众部族之上。城中的契丹人,面对城外游牧的阻卜人时,都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城中二万余骑兵,更是随时出城去袭击阻卜人的部族,抢光他们的牛羊,将他们抓来卖为奴隶,作为支持军费收入的最大来源。
但这样的美妙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自从华烈部崛起,统一了草原以来,可敦城中就人心惶惶,时刻担心被华烈部的大军袭城。
但可敦城的坚城之名,不是随便说说的。为了防备被阻卜战士袭击,早在这二十余年里,安将就在不停地加固城墙,直将它修筑得城高墙厚,再不畏阻卜骑兵的袭击。
而且自从华烈部崛起以来,虽然常派遣军队入侵辽国内境,掠夺财富人口,却从未对辽境中的城市进行过攻击。时日一久,辽邦各城池的契丹人都当他们是不善攻城的,心也都放了下来,而边境各部落、乡村的富裕契丹人,若有些办法,就尽量躲到各处城池之中,依靠高城厚墙来抵御华烈部神出鬼没的袭击。
这一年多以来,草原上各阻卜部族都已经投顺华烈部,奉命远离了可敦城,一直未曾有阻卜骑兵靠近可敦城,城中守军心中也都不那么着紧,虽然还是经常训练军队,准备防御敌人的突袭,却也不象初时那样人心惶惶了。
这一日,天空中艳阳高照,将灿烂的光芒,洒在可敦城上。此时的可敦城,秋高气爽,温度宜人,契丹军民在城中来来往往,于街道上熙熙攘攘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草原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显出了它的繁荣景象。
除了二万多骑兵和他们的家眷之外,附近的契丹人也都畏惧华烈部的骑兵扫荡,有许多都躲进了可敦城,城中现在也有近十万人,可算得上一个大城了。由于华烈部这些年来鼓励经商,对各国的商队也并不歧视打击,商人们到草原上来贩卖马匹、稻米,有许多商队都要经过可敦城,让这城市也渐渐繁荣起来。
城门处,契丹士兵们正在盘查着进进出出的商旅,时而刁难勒索些钱物,调戏一下入城的妇女,倒也过得快乐逍遥。
马蹄声响起,一支契丹骑兵在大街上驰过,向着城门走来。领头的辽将,相貌凶悍,而那些辽兵也都面目狰狞,隐隐散发着血腥杀气,正是一支百战雄师应有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