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纵横捭阖

后,各国驻华公使便开始了单独行动,但对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外交方向,普遍感觉茫然不知所措——中国现任皇帝不像原先的圣母皇太后那么好糊弄,对各国的瓜葛和利害看得极其透彻,而外交部现任大臣不但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外交官,而且口风极紧。

    对中国的政局变异,德皇威廉二世收了驻华公使发来的情报:“中国现任最高统治者并没有明显的外交倾向,但可以肯定绝不是亲俄法派,更不会是亲日派——皇帝在10年前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日本所赐。在前次义和拳土匪暴乱时,他是中国政要当中唯一几个头脑清醒、反对开战的人物之一,几天前,他又为几位在暴乱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官员平反并予以褒奖。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原本主管外交的大臣袁世凯在一场略显可疑的火灾中毙命,现在外交方针一概出自于皇帝并由职业外交官执行。虽然皇帝最近一直在表面上褒奖袁,也追授给了他许多荣誉封号——但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这些表面消息并不可靠,袁和皇帝之间原本有异常强烈的对立情绪……我认为,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将皇帝对袁他是典型的亲英派的强烈反感转化为对英国的强烈反感。中国皇帝已经做出了‘广行新政,加紧立宪’的保证,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总之,忽略中国因素,将中国排除在德意志的全球战略之外是极不明智的。”

    接到这份电报后,威廉二世原本已经逐渐淡忘的“中、美、德”联盟设想又重新勾了起来,特别是中美关系明显改善的消息传出后,他愈发有些着急——中美接近原本是德国的倡议,现在中德、美德关系尚未显著改善,中美却已有了成果,德国难道要沦落到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地步?——想睡觉偏有人送上枕头,驻华公使向他汇报中国方面有意派遣代表团考察德国禁卫军编练事宜,一看到老熟人荫昌的名字,威廉二世便笑了。

    出行前,皇帝在养心殿秘密召集了荫昌、载涛和溥伟。三人身着最新裁制的禁卫军将校服,显得威武而精神,小恭王溥伟的腰杆挺得笔直,走起路来马靴铮铮,活脱脱的神气样。

    “溥伟,论爵位你是亲王,论军衔你却是上校,既然是去考察军事,还是要遵守军事的规矩,有事多听荫昌的,免得闹了笑话。”

    “皇上,我晓得哩。荫大人是军界前辈,贝勒爷是宗室的长辈虽然载涛年纪和溥伟相仿,论起辈分却是叔叔辈,出门在外我一定惟他们马首是瞻,决不给国家丢脸,绝不给皇上添乱。”

    “有这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