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争吵不休

却无法提出一个针锋相对且又能获得广泛认同的方针。

    虽然由于战时新闻管制,一直担当着国内舆论的《帝国日报》在日本已被迫停刊,但在日华人并没有断绝消息来源——日本政府可以封掉中国方面开办地报纸。却无法取缔其他西方列强在日本发行的报纸。在各种各样报纸的字里行间,虽然有着或多或少地扭曲和掩盖,但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承认日本推行山东攻略是正义且符合万国公法的。所以。在同盟会本部与光复会地争论升级之后,革命党诸位领袖尴尬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多少同情与支持。

    许多在日留学的热血青年对同盟会声明予以了公然否认和断然拒绝。他们认同光复会主张,毅然暂时中断自己的学业而返回祖国效力,至于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地中国学生。则在某一天齐刷刷地溜号回国——堪称是绝无仅有地秘密行动。

    在中国国内。汪精卫、梁启超则在报端连篇累牍地撰文。要求革命党先将政治歧见搁置一边,“当务之急是反对侵略、捍卫国权”。

    这种争吵、矛盾、动摇、犹豫一路持续下来……

    在《帝国日报》公布山东战场地胜利战果后。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着事态进展的爱国人士沸腾了。不仅因为中国能够不畏强暴坚决起来抵抗,而且因为这种抵抗是卓有成效地。

    虽然很多人对报纸发表的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对中国军队能战胜抰两

    之威的日本军队表示质疑,但在一幅幅实地拍摄的照目睹了有关列强报纸的新闻之后,他们无不欢呼雀跃,为国家实力的增强而欢呼,为中国能不受外国欺侮而欢呼。

    革命道路往何处去?

    虽然很多人仍然坚持着朴素的革命理想,仍然坚持着共和优于帝制,革命优于改良的观念,但在事实面前,他们的信念和执著有所动摇。更为关键的是,许多人原本陶醉于日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与支持,但现在看来,这种支持更像是不怀好意的挑唆。

    更大的思想混乱由此而产生。如果说同盟会主流派在原先面对光复会有关如何表态的问题上还能勉强达成一致的话,那么在接下来面对山东战事阶段性胜利之时的冲击就无法掩饰其中的分裂与对立了。

    以黄兴、宋教仁为首的湖南派公然赞扬中国在战事当中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虽然国家的政治体制依然还是腐朽与落后的,但不可否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以孙中山、胡汉民等为首的两粤派则显然持有不同意见。

    正是在这样激烈论争的当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