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门口站着今天宴会的主人——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他头戴正一品红珊瑚顶戴伞形红缨帽,身穿绣有仙鹤补子的绀色九蟒五爪袍,脚套粉底皂缎靴,在他左边落后半步的是新科状元张謇。他今天头戴红色冲天冠,身穿大红色状元袍。
身后是各地的清流以及京城的官员,翁同龢一抬手,示意张謇先行
张謇一听惊得脸都白了,忙说:“恩师请,门生随后侍候。”
翁同龢笑着说:“今天你是状元郎,理应你走在前。”
张謇急了,连连拱手道:“恩师请,恩师请!”
见翁同龢仍笑着不动,张謇深施一礼,说:“恩师对弟子恩重如山,门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到这里,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
翁同龢见状不再谦让,抬腿迈进大堂。
大堂里早已经摆下几桌酒席,众人纷纷落座,精美的菜肴流水价的端上来。
宴会进行到火热的时候,翁同龢举杯对大家说:“诸位在这里宽怀畅饮,我和季直到书房里叙叙师生之情。”
说完,与张謇一同出了大厅,仅过一个转角长廊,进了书房。
书房不大,靠窗是一个书桌,桌上一个精致的茶座,翁张二人相对而坐。
张謇激动地说:“老师你为学生所做之事,学生永世不忘!”
翁同龢微笑着点点头,没有作声。过一会儿,说道
:“季直,老师有一件东西让你看。”
说完话,递过几份奏折。
张謇接过,看了一下落款,不由吃了一惊,颤声说道:
“老师,这奏折学生怎么能看?”
翁同龢一摆手:
“季直,这些奏折都是叶提督由朝鲜发过来的,上面说大胜倭寇,但是我听英国公使说我军在朝鲜大败。心里犹豫,所以让你看看奏折是否属实,此事关系国家大事,只好破例一次。”
张謇听了之后才释然,细细地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突然间,张謇涨红了脸,将奏折重重拍在桌子上“无耻之徒。”
翁同龢被吓了一跳:“季直,何事如此愤怒?”
张謇说道:“老师请恕学生无理之罪,这第一份奏折,写的是牙山大捷;第二份写的是汉城大捷,第三份写的平壤大捷。可是这些地方一个比一个更靠北,如果真是大捷断不会如此后退。如果学生所料不差的话,这叶提督应该连败三场,最后一场连写奏折的折本都没带出来,
身后是各地的清流以及京城的官员,翁同龢一抬手,示意张謇先行
张謇一听惊得脸都白了,忙说:“恩师请,门生随后侍候。”
翁同龢笑着说:“今天你是状元郎,理应你走在前。”
张謇急了,连连拱手道:“恩师请,恩师请!”
见翁同龢仍笑着不动,张謇深施一礼,说:“恩师对弟子恩重如山,门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到这里,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
翁同龢见状不再谦让,抬腿迈进大堂。
大堂里早已经摆下几桌酒席,众人纷纷落座,精美的菜肴流水价的端上来。
宴会进行到火热的时候,翁同龢举杯对大家说:“诸位在这里宽怀畅饮,我和季直到书房里叙叙师生之情。”
说完,与张謇一同出了大厅,仅过一个转角长廊,进了书房。
书房不大,靠窗是一个书桌,桌上一个精致的茶座,翁张二人相对而坐。
张謇激动地说:“老师你为学生所做之事,学生永世不忘!”
翁同龢微笑着点点头,没有作声。过一会儿,说道
:“季直,老师有一件东西让你看。”
说完话,递过几份奏折。
张謇接过,看了一下落款,不由吃了一惊,颤声说道:
“老师,这奏折学生怎么能看?”
翁同龢一摆手:
“季直,这些奏折都是叶提督由朝鲜发过来的,上面说大胜倭寇,但是我听英国公使说我军在朝鲜大败。心里犹豫,所以让你看看奏折是否属实,此事关系国家大事,只好破例一次。”
张謇听了之后才释然,细细地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突然间,张謇涨红了脸,将奏折重重拍在桌子上“无耻之徒。”
翁同龢被吓了一跳:“季直,何事如此愤怒?”
张謇说道:“老师请恕学生无理之罪,这第一份奏折,写的是牙山大捷;第二份写的是汉城大捷,第三份写的平壤大捷。可是这些地方一个比一个更靠北,如果真是大捷断不会如此后退。如果学生所料不差的话,这叶提督应该连败三场,最后一场连写奏折的折本都没带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