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横生意外


    原来外界对我们已经如此认同,难怪郑大哥一开始就表现出我越乎意料的满意。

    如此一说,他早期的投资,理论上的收益已经非常可观。那么开始会说出那样的一番话也就不足为奇了,郑大哥真是有备而来。

    这份报告,让我在欣喜之余,更明白了资本投资家永远都不会是真的“慈善家”。

    起初还天真地以为他的富余资金比较多,又看在逄妍的面子上,不过想帮我们一把,事实也许远非如此吧。

    他现在及时出手,拿出报告,看似是为我的观点增加了说服力。可为什么早不拿,晚不拿,偏偏到了这时才拿出来?

    以后更得加倍的小心,再次告诫自己。如果以后前景不乐观,说不定就会被无情的“资本”噬上一口,只怕那时的情形就不会象现在了。

    交情归交情,经商归经商,永远都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郑廷洲此时的做法,显然他早有这种考虑,不过更能沉得住气,借我的口提出来了而已。难道他猜到了我的心思?

    虽然这样想了,对他的做法,却没太往心里去。不管谁提出来,都是一样,这也证明了“英雄所见略同”嘛。

    可以理解,他的用意是好的,公司利益高于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这样想想,觉得更有必要做出重大变革,也可以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很多大公司的惯例,为了加强领导层的核心凝聚力,一般都给他们一定的股份,增加认同感,我的想法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既然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就进一步做了阐述。

    作为最大的二个股东,起决定性作用的也就我和郑大哥,我们同意了,别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无益。何况象这种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又不事关公司的运营。

    一番商榷,全新的方案很快出台,跟事先设想的差不多。我和郑大哥所持的股份有所降低,我占百分之三十八,他仍旧为百分之三十。

    雨萍的那份仍为百分之八,曹宇的成了百分之五。月茹姐和咏清姐也可以拥有百分之五,剩下的三位主管,包括程磊,各占百分之三,只是其中刨除了逄妍姐。

    之所以说郑大哥的那部分降低了,就是因为他坚决不同意逄妍姐再有份额,说两人共同持有一份就可以。相对而言,他的这部分自然算缩水了。

    逄妍显得非常通情达理,对郑大哥的做法没提任何异议,甚至是一副坚决支持的样子。两人还真是齐心,私下里一定讨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