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没错,有哪一个强大了的国家愿意对别国俯首称臣呢?
没有!不可能有!
李渊太原起兵时,那时的实力不强,为了解除北方威胁,向突厥称臣以换取暂时的安宁。等到唐朝建立后,实力强了,李渊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雪耻,唐太宗破灭东突厥终于完成了这一念想。
唐朝这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谁能说陈晚荣说得没有道理?
“要想让倭国永远臣服,就得让倭国永远弱小,永远不能威胁到大唐!”陈晚荣最后说出直接的理论。
“这这这,这有违背圣贤之道!”不少大臣马上就反对。
陈晚荣冷笑道:“圣贤之道?皇上,圣贤之道不错,可以给倭国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倭国要多少给多少。圣贤之语能化育蛮夷,当以此来化育倭国,让倭国永做大唐的属国!”
这一提议立时得到大臣们的赞同:“是呀!听说倭人纹身披发,不通文理,茹毛饮血,这都是因为不通圣人之道,是该好好化育他们了。”
儒家自有精华,不过,迂腐之言也不少,陈晚荣要的就是把倭国整成一个迂腐之国,倭国越迂腐越好。就是死光了,陈晚荣也不会怜惜。
陈晚荣心里想的是:“娘的,这个鬼子也太恭敬了,让我要挑他毛病都找不到刺。要是他敢横,我造出坚船利炮,把鬼子给灭了。”
“皇上,圣人乘时,皇上是大唐的大有为之君,当有自己的处置办法,不必循先例!大唐赐予倭国农书、历书、技艺之书已经一百年了,为数不少,不能再给了,当赐以儒家经典。还有,国子监的倭国生员,应该让他们多习圣人之言,至于技艺之学,暂不向他们传授。”陈晚荣趁机跟进。
在倭国提倡儒学,这是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大臣们的愿望,齐声附和:“皇上,臣等附议!”
一句大有为之君已经让睿宗高兴得不得了,哪有不准之理,点头道:“准了!倭国使者,这次,朕就不赐你们农书、历书、技艺之书,就赐你们一万册儒家经典。”
“皇上……臣钦慕孔子,多读圣人之书。”小泉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只是,敝国急需农书、医书、历书和技艺之书!”
四书五经,圣人之道,固然有用,可是比起农书、技艺之书就远为不如了。
万事都得填饱肚子再说!
陈晚荣冷冷的道:“倭国使者,你住嘴!你们要什么就给什么,谁是大唐的皇帝?给与不给,给你们什么,这得大唐的皇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