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喜结连理

华他们齐声高叫起来。

    刚过中门,只见郑晴风姿绰约,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青萼的搀扶下,款款而来,比起平日里,自有一股风韵。

    陈晚荣真想上去揭起红盖头,好好瞧瞧伊人模样。快步上去,扶着郑晴左臂,轻轻一捏。郑晴左臂微微一振,暗示已经知道是陈晚荣了。

    “请新妇上车!”司仪吼一嗓子。

    郑晴在陈晚荣和青萼的搀扶下,来到香车前,按照礼节,围着香车转了三圈,这才上车。

    陈晚荣跳到车辕上,提高声音:“新妇子听好了,新官人为你赶车喽!”

    本来这车由王少华赶,陈晚荣临时起意,要为郑晴赶车。这话带有调侃之意,郑晴卟的一声笑出声来,陈晚荣虽然没有看到伊人的娇颜,也是想象得到,伊人肯定是笑得特别灿烂,特别开心,特别幸福。

    在郑建秋夫妇的絮叨声中,陈晚荣一甩马鞭,香车起动,出了郑府。

    一帮子人簇拥着香车,直去潜邸。不多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此时的大门前铺着几条毡褥,锦绣灿烂。陈晚荣停下车,飞身下车,推开车门,青萼扶着郑晴出现在门口。陈晚荣二话不说,一把抱着郑晴,右手顺势在郑晴纤腰上轻轻一捏,郑晴娇躯一颤,右手在陈晚荣身上一拧,算是回答了。

    陈晚荣把郑晴放到毡褥上,在陈晚荣和青萼的搀扶下,郑晴莲步轻移,走过第一条毡褥。一个女佣忙过去,把后面的毡褥拿起来,放到前面去。

    按照唐朝风俗,新娘进入夫家,脚不能沾地,是以要放些毡褥。新娘走过的毡褥,要由人放到前面去,就这样一次接一次的转下去,称为“转席”。

    有诗说“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就是这意思。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毡褥,经过这般转席,就铺成了一条色彩斑斓之路,寓意“传宗接代,前程似锦”。

    走完转席,大门正中放着一副马鞍。要是在现代社会,有人在门口放上一副马鞍,会给人骂死。在唐朝却是不可缺少的礼节,新娘经过时,可以跨过去,也可以坐一下,寓意生活平平安安。

    “小姐,马鞍到了,小心点。”青萼小声提醒。

    “我坐一下!”郑晴小声回答。

    来到马鞍前,郑晴坐在马鞍上,姿态优美,好象洛河女神似的,上千人看在眼里,忍不住齐声惊叹。

    郑晴站起身,脚步轻盈,进入潜邸。接下来,就该是青庐拜堂了。现代社会成亲,拜堂是在正屋举行。唐朝拜堂不是在正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