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点头道:“当然可以。 不过。 这个问题周冲也有一点看法,要是公子愿意听,周冲说给公子知晓。 ”
眨巴着乌黑的眼珠,扶苏道:“周先生,你请说。 扶苏听着呢。 ”
周冲很是喜欢扶苏的小模样,笑道:“公子,你是说李斯在上朝时袖管里有两道奏章,一道是劝分封的。
一道是谏分封地,这两道奏章截然不同,而他窥知了皇上的用意,才拿出谏分封这道,你认为他人品有问题,太过势利,这样的人当丞相很不合适。
公子以为做丞相的人一定是要德高望重,才情非凡。 是不是?”
扶苏点头道:“是啊,周先生说的就是扶苏想的。 李斯的人品太不好了,只知一味逢迎,父皇却让他当丞相,实在是也太……”发觉再说下去要漏嘴了,忙住嘴。
“公子是说皇上的做法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是不是?”周冲帮他说出来,道:“这事依周冲看公子地想法是对的。 但皇上的做法也很对。 ”
这话就太绕了。 扶苏很迷糊地道:“周先生,你这话什么意思?怎么都对。 ”
周冲解释道:“公子想的是凡在庙堂之上的人一定要有才学。 要有品德,这说明公子品性正真无私,这是好事,当然是对地。 ”
依我的看法,若扶苏和秦始皇比人品,是扶苏更胜一筹,若论才情扶苏就远不如气度恢宏的始皇大帝了。
扶苏的人品才学威望在当时是没得说地,非常的棒,但他有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太过方正了,换句话说他太君子了。
君子固然受人欢迎爱戴,但作为帝王、作为政治家来说还是小人一点的好,不能太过君子,正是因为扶苏受君子所累,明明知道赵高他们传来的诏书有问题,这点蒙恬已有断定了的事,他仍然自杀,实是让叹息。
说到底,扶苏最缺乏的不是才学不是人品,而是权变之道,要能象秦始皇那样圆润地变通,就不能太过君子,周冲深知扶苏的短处,决定借这件事好好开导扶苏,教会他权变之术,因为权变是君王最不可缺少地本领,扶苏必须学会,用好。
“请问周先生,父皇为什么又是对的呢?”扶苏眨巴着小眼珠,很是迷惘地道。
他现在正处在启蒙阶段,要是不把这事给他解说清楚,他一定会误入岐途,周冲笑道:“周冲在回答公子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公子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李斯的袖管里有两道奏章?是别人说给你知道的,还是你看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