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 开发债券

的军屯之地,黄来福改变了以往那种授田于军士们的作法,在这个小冰河灾害横行的年景,他们这种与小老百姓一样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根本抵抗不了灾害的横行,而且也非常容易又陷入自己耕地被官员及豪强侵吞的结果。

    如果这样,黄来福可以想象,最多十年,这些军屯又可能走回了原先大明军屯的老路上去。所以黄来福在这些军屯之地采用了五寨堡农场似的耕作方式。

    这些土地其实都是属于总督府控制所有。这些军士们其实便是总督府下的工人。在这些地方,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使用五寨堡良种,施用肥田农药,采用大规模的耕作方法。

    军士们每月有保底够生活的月俸,然后勤者奖,懒者罚。让他们养家糊口的同时,还保持着生活的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黄来福的盘算,这种高成本大规模的耕作方法后,很快这些军屯都可以自给自足,当粮食不愁后,有了相关的原料及市场,接下来的商业及工业的发展便顺理成章了。

    很快,便会在这些屯田卫所内大规模的发展农副业,农牧业等,仿效五寨堡大畜场进行大规模的养殖,进而建立起各种的食品厂,屠宰场,榨油厂等,然后对外增值销售,将农牧渔业成为一体。

    由农而稳,由工而富,而商而活,最终这些屯田卫所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为自己创造巨大的价值。而到了这一步,一个新兴的商业城镇便诞生了,还可以带动周边的地区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

    从万历二十七年年底,两镇内大规模的军屯同时,依两镇的五年计划,大规模的道路修建也在进行。

    大批的总督府幕员,随同两镇的工部官员,还有各道各堡的文官武将们,依黄来福的计划规划,己经风风火火地勘测从五寨堡到太原城的水泥路线,从五寨堡到大同城的水泥路线,从五寨堡到归化城的水泥路线。

    在这点上,与两镇的军屯及矿业建设不同,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们,都是非常赞同,大同镇巡抚魏允贞同样是非常赞赏,当勘测从五寨堡到大同城的水泥路线时,可说是通力配合。

    交通的重要,不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举世公认的,就是在古代,大善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修路铺路,只是无奈钱粮有限,稍稍修建那种达百里之上的道路,也没有几个人有能力做到罢了。

    眼下总督府的承担了大部的资金,不需要地方上耗费多少钱粮,而修路的好处又是有目共睹的,有优良的道路从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