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政法也是无情的,不要觉得有军功就等于有了护身符,军功有多大自有多大的待遇,一个子儿也不会少,但谁要敢居功自傲目无法纪,那就无论是犯的什么罪,该受到的处罚也一点不会少!
但第二个问题却又让郑飞犯了难,如果大规模的撤换地方上的官员,所带给全国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郑飞也的确有些信不过那些投降的前宋国官员们,
就这个问题,郑飞与朱武、吴用等人连续商议也拿不出个解决的办法,
这个时候李纲又说话了,李纲再度讥讽郑飞目光真是短浅,大宋重文,培养出来的民间才士多如牛毛,这么多年了你却还死抱着以前打天下那一套,用的人不是老部下就是俘虏,连点创意都没有,就凭这一点,你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还想图谋天下,做梦去吧你!
李纲的话只说了一半,但郑飞还是听懂了,他只觉醍醐灌顶立刻醒悟过来,马上召集起朱武等人对他们宣布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要准备开科取士了。
朱武等人同样十分欣喜,开科取士,不但能招揽民间的才士,集天下之才为我用,而且还能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为民众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增加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所招揽的人才也能立刻补充到地方上放心大胆的任用,
众人齐声称赞郑飞英明,郑飞却苦笑一声,想解释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是眼前不停的闪现李纲那张充满讥讽表情的脸,还有他那双越来越明亮的眼睛。
已经决定了要开科取士,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什么“科”,取什么“士”,
郑飞并不准备完全照搬大宋的科举考察办法,他的思路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工艺、农商、水利、算术、语言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在他这个思路下,朱武等人仅用了几天就分出了十几个从古至今都从未出现过的新科目,每个科目也都与传统科举一样设定名次,论成绩取才,
当然,考察儒家典籍的传统科举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就是以它为主,天下的读书人目前也都只以它为学习目标,如果完全否定科举,那全天下的读书人就基本上没人能考了,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长久的时间,不过,郑飞也决定要对它进行一点改动,那就是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策论与社会知识面的考察,力求全面考察一个读书人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招录一群书呆子。
又几天之后,全新的科举方案完全确定了下来,郑飞本想火速将方案派人送往
但第二个问题却又让郑飞犯了难,如果大规模的撤换地方上的官员,所带给全国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郑飞也的确有些信不过那些投降的前宋国官员们,
就这个问题,郑飞与朱武、吴用等人连续商议也拿不出个解决的办法,
这个时候李纲又说话了,李纲再度讥讽郑飞目光真是短浅,大宋重文,培养出来的民间才士多如牛毛,这么多年了你却还死抱着以前打天下那一套,用的人不是老部下就是俘虏,连点创意都没有,就凭这一点,你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还想图谋天下,做梦去吧你!
李纲的话只说了一半,但郑飞还是听懂了,他只觉醍醐灌顶立刻醒悟过来,马上召集起朱武等人对他们宣布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要准备开科取士了。
朱武等人同样十分欣喜,开科取士,不但能招揽民间的才士,集天下之才为我用,而且还能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为民众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增加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所招揽的人才也能立刻补充到地方上放心大胆的任用,
众人齐声称赞郑飞英明,郑飞却苦笑一声,想解释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是眼前不停的闪现李纲那张充满讥讽表情的脸,还有他那双越来越明亮的眼睛。
已经决定了要开科取士,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什么“科”,取什么“士”,
郑飞并不准备完全照搬大宋的科举考察办法,他的思路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工艺、农商、水利、算术、语言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在他这个思路下,朱武等人仅用了几天就分出了十几个从古至今都从未出现过的新科目,每个科目也都与传统科举一样设定名次,论成绩取才,
当然,考察儒家典籍的传统科举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就是以它为主,天下的读书人目前也都只以它为学习目标,如果完全否定科举,那全天下的读书人就基本上没人能考了,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长久的时间,不过,郑飞也决定要对它进行一点改动,那就是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策论与社会知识面的考察,力求全面考察一个读书人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招录一群书呆子。
又几天之后,全新的科举方案完全确定了下来,郑飞本想火速将方案派人送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