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四章 :再决高下

起进攻后,张兴汉就担心徐庭瑶为保全自己的名节不愿当俘虏,作出一些自残之事。

    所以就带着卫兵匆匆赶来,所幸来得及时,才没有让悲剧发生。

    张兴汉之所以如此并非是他有多么喜欢徐庭瑶,当然他有一定军事才能,善于统兵作战,这是毋庸置疑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兴汉这次发起南征并非真的是为了剿灭**,而是希望能够清除国民政斧里面的蛀虫,重整一个真正为国为民。

    一个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捍卫民族尊严与民族读力的联合国民政斧。

    这次南征也可以称为重组之战,旨在逼迫国民政斧高层同意改组,而并非真正去消灭同为中国国防力量的中央军的战斗。

    自然,如徐庭瑶这样颇具盛名的中央军名将,是不可擅自杀害的,这只能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不但不能杀害,还不能让他死在东北军手里,不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将会直接影响这次南征的成败。

    远了不说,就说如果徐庭瑶真的自杀,那么整个第17军如杜聿明,汤恩伯,关麟征等大批中基层将领们绝对会对张兴汉及东北军恨之入骨。

    双方可就算有了不共戴天之仇,除此之外,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军中将领也会彻底转而铁心支持蒋委员长对抗张兴汉,

    那么张兴汉改组国民政斧,就再无一丝可能了。

    你总不能把当下这些国民政斧军政要员们全部杀光吧?那和自断羽翼有什么区别。

    所以,无论如何,张兴汉也不会让徐庭瑶自杀成功。

    不料徐庭瑶对于张兴汉的好心劝说并不领情,反而冷声讥讽道:“呵呵,亏阁下还知道自己乃中华军人,我还以为将军东征曰本之后,被曰本人同化了呢,要不怎么会主动挑起内战,破坏国家一统呢?”

    “将军此言差矣,张某绝无一丝破坏国家一统之意,此番南征实乃无奈之举,敢问将军,时下国民政斧较组建之初如何?”张兴汉道。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就是浴血疆场,政治上的事情,我们无权过问,也不想过问。”徐庭瑶有些避重就轻,其实国民政斧高层的[***],做官做到他这个位置,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只是身为军人的无奈,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

    张兴汉也不与他在这个问题上争辩下去,只是道:“月祥兄,兴汉此番兴兵,绝非是为一己私欲,孰对孰错,曰后自见分晓,现在请将军接受治疗,事后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