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面,而且海浪很大,经常发生偷渡时溺亡的情况。

    要顺利游到香港,除了最佳下水地点外,还需要更多技巧。准备充分的人在偷渡时,会带上一个小型的充气救生圈之类的可供漂浮的物体,但并不是一下水就用,因为那样会影响速度,也容易被发现。相反,他们会将这些充气物腔内的空气放掉,折叠好带下水,等到游到中途累了时,拿出来吹上气漂浮水上稍作休息。有些人在下水前喝上一大碗煮好的姜汤,虽然辛辣,但能驱寒,不至于在途中被冻死。

    陈光头看着听得入神的秦晴他们,神色得意的指着桌上的地图继续说

    “偷渡的地点一般选在蛇口,这里距香港4公里。最近的一个下水点在海边公路125公里路标处。你们很幸运,最适合的时间就是每年八月和九月的初三到十八之间。根据海潮涨退规律,我们当地人总结出谚语:初三十八水顶流。在这段时间下水为顺水,不用太费力就能游到对面。所以,你们现在走就对了,我们最近船都是不够用的,那些知青学了两天游泳也都立马走了,再晚几天说不定人更多,管得也会越来越严。”

    在广东宝安县,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一度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有的农民借口去割草,划着一只小船便偷渡到香港去了。边防军巡查得很严格,但总有人能蒙混过去。海边是大片的红树林,偷渡者往往会躲在林中,趁士兵换岗的短暂时间迅速下水。当时中英以水为界,不论潮涨潮退,只要一下水,就出了中方地界,无权再管。

    “会不会有危险,海上万一翻船怎么办?”

    蛇头说得轻松,秦晴却不得不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坐船唯一的好处就是一上了船就不担心检查了,现在华国的海军还没强大到能在海上护航,这比陆地偷渡好,不用考虑需要强穿过边界线。但一上船海上的危险却是不可估量的。

    “要不我说那些知青啊,人家不愧是文化人,花样就是多,泳圈、气枕都属于违禁品,根本不可能带到宝安海岸沿线,他们知青便想出了一些奇招,比如把篮球塞到网袋里,就是泅渡的”救生衣“了,也有人拿乒乓球拍当桨,用被子当帆,下水后努力往对岸划,并且下水前一般都会准备好一些炒米饼当干粮,随身携带,以防发生不测,好歹有东西充饥。你们可以学学这些知青,如果能搞到轮胎带上就更安了,不用怕啦,坐船很安的……”

    秦晴他们接下去从陈光头口中得知了很多知青偷渡的技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批在深圳宝安插队的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