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就道:“这是真的要出事了,清华寺里年年请佛珠,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
周老夫人一眼看向甄氏。甄氏顿时噤声。
周老夫人道:“有空在这里,还不安排人出去打听打听到底怎么样了。”
甄氏脸上一红,忙应下来。
……
皇后的千秋宴席结束。女眷们都已经回到家里,朝会还没有散。各家都开始想方设法地打听消息。
最让人担忧的是广平侯家和张学士家里。
陈家长房老太太在屋子里歇着,小萧氏已经急得团团转。
长房老太太微睁开眼睛看了小萧氏一眼,“别来回走,让人看着眼晕。”
小萧氏这才止住脚步,“我是害怕,娘,你说,真的不会有事?”
长房老太太眼睛不抬,“六丫头不是已经让人捎消息回来……”
话是这样说,可是见不到陈允远,小萧氏还是不能放心。
“怕什么,”长房老太太微皱眉头,“郑阁老都被参奏了,你还怕多一个广平侯。”
小萧氏坐下来,“媳妇是不明白,娘怎么一点都不发愁,康郡王爷和侯爷政见不合,这里面终究是要错一个的啊。琳怡还支持老爷上奏折……这郡王爷也没有人帮衬……”
不是非要自己家人帮衬才能有好结果。
长房老太太道:“国姓爷答应上折子,琳怡和我说了,福建水师定然是要建的,倭国也是要打的,可是侯爷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让他说违心的话比什么都难,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将他戳穿。既然皇上看上了他的耿直,不如就让他说实话,这也是康郡王的意思。再说皇上面前不一定要争个对错,真正的症结并不在是否组建水师。”
小萧氏还是不明白,“娘说政事媳妇是半点不通,只要郡王爷和侯爷都没事,我就吃上一年素斋。”
长房老太太叹气,小萧氏能做的也就是这个,一心向着家里,不似琳怡,不管是家事还是政事一点就透。姻家的事刚出来她心里都觉得为难,没想到硬让郡王爷和琳怡想到这样的法子。里里外外这样一布置,真正算计他们两个的人就要吃亏。
再说,女婿和岳丈政见不合,更显得康郡王和陈家没有为了一己之私,那些参奏他们徇私的人就会被堵住嘴巴。京里的文武官明明知晓皇上有意建水师,却绕开不提,参奏主战派。
只要将这件事扩大开来,真正借此谋私的人就是这些递弹劾奏折的官员,关键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