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一念成佛,一念入魔

��太难了。

    “也罢,看在你叫我一声大哥的份上,我就送你一场造化。

    如今这朝廷是宦官刘瑾当道,有大儒王阳明因得罪刘瑾,而被贬于黔中龙场为驿丞。

    这大儒生来便有异象,至五岁时虽然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

    十二岁进学之时,便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发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之人的不凡言论。

    而今朝政腐败,军备松弛,义军更是四起。

    到了英宗正统年间,甚至发生了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等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

    当时这王阳明就曾立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十五岁时就曾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只是未果而已。

    于是便亲自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观塞外山河地理,酿经略四方之志。

    十八岁便已通朱熹理学,知理学格物之道。

    为实践理学格物之道,一次竟七天七夜不眠不休,以理学格物致知之法,欲‘格’竹之理,终未有所获,常以此为憾,也因此而生惑。

    如今他被贬龙场,那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为未开化之地,条件甚是艰苦。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是故这祸大,而福亦大。

    只怕这王阳明来日成就,不低于一代理学宗师朱熹。

    我欲让你前去,随侍那王阳明左右。

    我是没有那个本事点化你,不过那王阳明却未必没有。

    你若能日日听他讲解儒家大学之道,未必不能被他所点化,养出你的儒家浩然之气。

    如此安排,你意下如何?”

    “只是我若离开,这华山派又该何去何从?”

    岳不群一听让他离开华山,千里迢迢地跑到黔中去找什么大儒,顿时心下有些不乐意。

    不过当着高仁的面,他不敢明说,而是把话题转移到华山派身上,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点明华山派目前还离不开他。

    不料高仁却主动劝他让位道:

    “这俗话说得好,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这皇帝老子的江山社稷尚且能易主,更何况是区区一个华山掌门的位置。”

    “我只担心所托非人。”岳不群又找了一个借口,再次推脱道。

    “你怕是舍不得当掌门时所拥有的权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