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杀人谈笑间

    一时间,高仁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叹。

    也许,这才是他心中那个永远的乔峰,世间真正的伟丈夫。

    他,高仁,不如也!

    他不是乔峰,他也做不到为义捐躯。

    说他贪生,他承认,因为他是蝼蚁。

    可要说他不义,他不承认。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信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怎么能一概而论。

    就如儒该何解?众说纷纭。

    董仲舒有董仲舒的解法,程颐有程颐的解法,王阳明有王阳明的解法。

    可他们所说的,是他们的解法,是他们对儒的理解,并不是他高仁的。

    他没有想过留名于青史,于这天下而言他只是个卑微的蝼蚁,他只想好好地苟完他的一生。

    不过有一点有人没说错说,儒不过是人之所需。

    而这人可以是一个集合,也可以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如果仅以个体来论,那么每个人的需求当然是不同的,心目中的那个儒自然也是不同。

    而这世间又真的有纯粹的儒,有一样的儒吗?

    人求道家之出世以安身,此时的道难道就不是儒吗?

    人求法家之重典以治世,此时的法难道就不是儒吗?

    人求兵家之兵戈以止乱,此时的兵难道就不是儒吗?

    就像这江湖的功法千千万万,说到底它们初始的时候,不过是起于人对成仙了道、长生久视的渴望。

    只是走着,走着,有的忘了初心,有的依旧在砥砺前行而已。

    心有所想,亦有所感的高仁,想到了乔峰那悲剧的一生,心有不忍。

    不由摇头低叹一声,像是在问己心,又像是在问乔峰,感慨不已道:

    “仁是什么?

    什么是小仁,什么又是大仁?古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可在我想来仁不该是生于己身吗?

    己身若不存,仁又岂能独存?

    所以这仁难道不该是先爱己吗?唯有爱己,方能存仁,方能爱人。

    是仁不是该由己及人,由亲及朋,有内及外。

    如此方为爱,方是仁。

    而余者之仁,皆无根之萍。

    苟爱他人,而伤己身,是对己之仁否?

    己若不存,仁否于己何有哉?

    苟爱外人,而伤亲人,是对至亲之仁否?

    至亲若失,仁否于己何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