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

��因为争夺家訾,兄弟且不免成仇,讼於郡县;况乎国家?

    “而下大王效仿前代之法,别立宋后,固可暂得宋家为援,可一国两后,宋强左弱,而世子为长,势为来日遗祸。将来宋氏倘若再有子,大王百年以后,朝中岂可不乱!”

    “效仿前代之法”,是指前代成朝时的一段故事。

    那时,阀族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成朝的第二个皇帝为了抑制阀族,加强集权,遂下了道圣旨,从部分南北士族家中,挑选适龄的女子入宫,立了一大批的嫔妃。通过此举,这位皇帝给自己建构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外戚集团,倒也的确是使皇权得到了短暂时期的加强。

    不过,成朝的这位皇帝只是立嫔妃,没有别立皇后,这一点与令狐奉不同。

    令狐奉春秋正盛,身体健康,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出什么事,因而,羊髦忧虑的仅是令狐奉死后可能会出现的“宋左夺嫡、导致内乱”的情况。

    殊不知,才立宋后没多久,令狐奉居然就堕马昏迷。

    从羊馥那里闻讯之初,羊髦就大惊失色。

    宋家势强,左家几无外戚,便是世子令狐乐成年,左氏恐怕也争不过宋后,更别说现下令狐乐还只是个孩子。令狐奉倘若就此死掉,他预料到的激烈动荡必然会提前、也定然会更加恶化地出现朝中。——更加恶化,说的是宋家将会因为世子年幼,没有班底之故,而能更容易地一支独大,掌控朝权。

    羊髦不接受莘迩的辟除,不代表他没有政治上的抱负。

    正好相反,恰是因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才会拒绝当时还被他视为“常人”的莘迩之礼请。

    毕竟,“属吏”与“长吏”的关系非常密切。按时下的惯例,长吏转迁它职之时,其府中的重要属吏往往会随之迁转,也就是说,属吏,等同於被打上了长吏的私人标签,这种情况,与前代属吏视长吏为“君”的现象没有二样。长吏的贵贱,直接影响到属吏的前程。

    因是,要想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入仕之初的选择就十分重要。

    羊髦实际上不仅拒绝了莘迩的辟请,他还拒绝过不少朝中、郡中、军中大吏的辟除,麴爽也曾辟请过他,同样被他拒绝了。原因是:麴家虽贵,子弟多在军中,并不掌握政权,投到麴家门下的话,日后他顶多能做个将军,或者仕至郡太守之类,铁定是无法参与国政之决策的。

    连麴家都看不上,况且此前的那位“忠义阿瓜”?

    远大的政治抱负,决定了羊髦不会顾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