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千一百七十八章 大国工匠!

 “歇个屁!老夫现在精神着呢?哪睡得着?让老夫再看一会儿!啧啧,你说侯爷这脑子咋长的?怎么能够想出这么精妙的设计?太精妙了!”

    “师父您已经把车床模型给提前三天弄出来了,这几天您每天歇息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时辰,再这样下去,您肯定撑不住啊!您要是再不去休息,明天我就去告诉福管事,我看他的话您老敢不听?”

    “臭小子!你少拿福管事来压老子!罢了罢了!睡睡睡!老夫这就去睡!真是,你说侯爷每个月给咱们十倍于外面的工钱,还给俺家那小子在县城里安排了活计,咱们每天要是不干十个时辰,怎么对得起侯爷?

    像你一样天天好吃懒做,老夫拿这么多钱心里都不踏实!你小子把屋里收拾收拾,然后再把门后面那些零件给打磨了,然后再去休息吧!”

    屋外的李泽轩,听到这里不由嘴角一抽,心道,老爷子哎,我给你们发这么多工钱,是因为你们的技术值这个价钱,不是想让你们肝命啊!

    好家伙,还每天工作十个时辰,您老这比二十一世纪的996还要狠呐,资本家遇到您都得流泪!

    “师父,我哪有好吃懒做?诶!好好好!您老说的都对,快去休息吧!这里一切还有我呢!”

    见到老匠人老老实实地去休息了,李泽轩也没有多呆,继续往前朝着办公大楼而去。

    一路上类似的情景他见到了很多,整个工坊里都充满了创造和热情,工匠们为了这个时代第一台机床而努力奋战着。

    他们不仅仅是匠人,更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也是用科技改变生活的先驱者,他们终将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向这个时代的人证明,科技能够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此情此景,让李泽轩不由想起前世纪录片里面关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艰苦岁月,其中有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史上“最牛毕业设计”,全校师生奋战100天,在校园里造出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1957年时,新中国还没有一架自主设计制造的飞机。当时的北航师生们打算吃下这第一只螃蟹。

    1958年2月,周、总理在中南海认真听取了北京航空学院王、沈两位副院长关于学院采取教学与科研、设计、生产相结合,设计和制造一架飞机的设想后,立即表示支持,并拨款15万元用于“北、京一号”的研制。

    周总理的关怀和支持给“北航人”以极大的鼓舞。

    但设计与制造飞机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建校才5年,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