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结局上篇

    这令林延潮嗅到了背后阴谋的味道。

    后来得知宗室勋戚见海贸暴利,于是见自己吃不到就要把锅给砸了。

    儒门一分为八,王阳明之后王学也作七支。

    而事功学派也趋于分化,其中政见温和的孙承宗一支,持此政见的官员经济支持有限度的通商惠工,且主张非天子不议礼,变法必由天子出,持此政见多是原先儒家士大夫,出身东林或浙党的官员读书人。

    还有就是如郭正域,方从哲这一支,政见居中,人数最多,持此政见的官员支持全面的通商惠工,但变法必有朝廷来主导,政治上主张天子与文官宫府一体,在下提倡四民平等。

    最后就是如毕自严这样激进一方,多以低级年轻官员为主,他们主张更彻底朝廷治理以保障民生为主,提出很多诸如‘风能进,雨能进,天子不能进’的主张,同时主张上废除宗室勋戚官员的特权,限制天子的权力。

    这一派人数虽少,但以敢说话而著称。

    面对这将海贸倒退回去的舆论,此方官员在新民报上发了一遍文章。

    大意是,时至今日不少官员,读书人仍不明白何为通商惠工?如此不妨读一读卖炭翁。

    为何商贩一车炭一头牛,只值作半匹红绡一丈绫?

    为何商贩的酒肆,胥吏们一日能索钱五趟,而隔壁家店铺连商税都不用缴?

    为何朝廷要提倡四民平等,将对那些皇亲国戚的司法权下放州县?

    文章篇篇所指勋贵宗室。

    两个利益集团在朝野上下掀起骂战,有的官员提出了遏兼并,清庄田,再清丈的口号,直指大量侵吞抢占民田的勋贵宗室集团。

    朝廷一年输京漕粮四百万石,但勋贵宗室竟要去八百万石,每年朝廷供养勋贵宗室要用去五百五十万两,而朝廷连太仓收入加上地方财政一年也不过一千八百万两。

    这时林延潮出面压制住了两派争论,避免激烈的党争,同时承诺对海贸中的丝绸课以重税,以避免苏浙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农田改稻为桑。

    这退让之举,再度被不少官员批评为软弱,甚至以此市恩,收买人心。

    万历三十年上元节。

    天子免除了辅臣及百官拜贺,这段日子天子有疾的消息陆陆续续从宫里传出。

    一开始内廷还支支吾吾,后见实在瞒不过了这才如实相告,林延潮也曾率群臣去问安,却答说天子虽是抱恙,但身子还在恢复之中。

    天子让林延先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