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七章小爷又回来了!

    军营驻扎根据其兵种的不同,住的位置也不相同。

    一支军队又根据人数多寡,分为小军,中军和上军等。

    北庭南渡后,大宋的兵力一直都很少,解三大将兵权,紧接着又绍兴和议等等一系列政策下来,南宋的兵马一下子少了一大截。

    大军出征,一般又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

    前军是大军的先锋部队,左中右是主力部队,其中主帅直辖的中军更是为精锐中的精锐,至于后军大多是辎重部队,但也担任着大军后路的掩护和警戒等任务。

    像一两万的部队(含厨子马夫等非战斗人员)一般只有前、中、后三军,五六万的便是正常的五军制。

    若是达到十万左右的,那就是属于上军,除了正常的五军制,一军主帅又会下设不同的“军名”,比如岳家军的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一共加起来有十二支番号。

    人多了便意味着难管理,好在主帅也不是傻子,每军设统制正、副两员大将负责管理,又配着统领、副统领、总管、甚至各类裨将辅佐。

    但是将军毕竟是少,而且还要忙于军务哪里有空管理营务事儿?然后就设了营务小校这类小官,他们为了治理军士乱窜营地问题,就制定了“兵牌等级制”。

    兵牌儿,一个手指头粗细的半圆竹筒,内写军名营号信息,外画红线。

    民夫和普通兵士戴白牌,非命令或军务事不得出自己营区,(一营五百人)意思是你只能在这营内的各营房里转悠。

    如果说你想出营转转怎么办?很简单当官或者有差事,这样你的兵牌上就有了一条粗重的红线,名曰“一级牌”,允许你在自己军内的各营中乱逛。

    如果你是后军的,想去前军转悠怎么吧?很简单,兵牌上画两条线就可以了,能拿到三条线的你就可以自由出入中军帅帐了,能拿到三级牌的,最少也是个中层官员了。

    有人问,大帅和将军们几道杠?问这话的一般会挨鞭子,军中第一课,除了学军法营规外,还要学“认脸”,除了自家军中上官还有其他军中大将,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打仗时认错了人,跑人家队伍里去。

    狗儿被起了爱才之意的吴大帅强行安了个后军管理粮草的小槽官,拿得身份牌子自然是一道线的,所以当送他来的亲兵,一进了后军营地就把人丢在了路上,道声“自个走吧”就打马跑回了帅帐。

    后军,是人数最多的一军,人虽多,但因为没有多少战兵,地位也就只能是排在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