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六九章失败的生意和新的梦想

��悉心学上两年,过个解举试还是没问题的!”

    狗儿满脸激动的接过来,跪在地上认真的磕两头道:“那恩相安歇,小子先去了!”

    “好,你自去!”

    狗儿拱拱手,别了苏胖子,转身走出苏府,一路上捏着信纸激动异常,能考科举,便意味着有机会做官,这时候有人问了,狗儿不就已经是官身了么,咋还折腾一趟干嘛?

    在这里要先说一下,这大宋的官身是怎么得来的。

    自古以来官分文、武两类,继唐以后的宋朝也是如此。

    要想在宋朝当官一般分为五类,第一种也是含金量最高,被视为正途出身的途径是,科举考试做官。

    其次是祖上是官,生下来便有做官员资格的恩荫入仕官,然后是没品级的胥吏积功出职入流官,再次是花钱买的捐纳官,最后是狗儿这种军功入仕官。

    即,“贡举、奏荫、摄署、流外、从军五等”。

    这五种途径,难易度不同,方式不同,就代表着待遇、地位不同,就类似后世的专科、本科区别一般。

    除了第一等的贡举入仕途径外,其余几种考核升迁非常缓慢,大多数人终老一生都只能做八品、九品的末流小官,为官一载,毫无建树,因此,好些有志之士,或者是为改变命运,获取更好的升迁机遇,就再次走进科举考场。

    这便是狗儿即将要参加的科举考试,即锁厅试。

    参加锁厅试的虽然都是官身,但是程序以及题目难度与一般的贡举考试一球样,但毕竟这帮人都是“在官人”所以一些待遇要比普通应举考试的白衣进士要好一些。一般要高出一个等级,而且还会考虑其当前官职品级进行提拔授官。

    尤其是庆历四年改革科举制度后,参加锁厅试登第授官新制规定,“不限举数,许令取应!”

    这样的优待和照顾吸引了大量的低品官员重新投入到科举考试的大浪中。

    随着大量官衙内、宗室子弟的涌入,参加锁厅试的人数成倍增加,好在锁厅试不占一般举子的科考名额,所以这种独特的考试一直传了下来,像后世“在职研究生学历”就类似这种情况。

    锁厅试官员考试是单独进行考试的,只需要通过其长官的考试,就能取解到礼部进行考试,而普通举子考科举,一般要过三大关,即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就能获得“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等不同出身身份,就和后世的本、专科文凭一样。

    北庭南渡安稳后,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