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53 灯下黑

    大太监早命人于龙案旁备下了铺着柔软锦垫的太师椅。

    太后落座,看向众臣:“诸位大人请起——”

    她面上挂着端庄慈和的笑意,石青色绣八宝平水纹朝褂上一丝褶皱也无,三挂朝珠东珠珊瑚盘于身前,朝冠之上缀朱纬、金翟,珠结流苏,无一处不透着郑重。

    今天是个大喜之日。

    ——是于世人之前,接她的孙儿回家的日子。

    殿内静可闻针,百官都在恭等静听。

    于这寂静庄严的大殿之中,老人格外清晰的讲述声里,似有着穿破岁月的无形之力,将一切都带回到了十九年前,燕王府中那个喧嚣的雨夜。

    从元献皇后难产命悬一线,到决心要孤注一掷剖腹取子……

    从吴家人态度强势之下,未曾叫人察觉到元献皇后的尸身异样,再到那个孩子被暗中带离京师。

    以及那个孩子后背处独有的胎记——

    诸如种种细节,以及如今尚在的昔日燕王府的知情旧仆,皆在太后口中一一被言明。

    她所言无一处遗漏,也无一处是说不通的。

    或者说,她的身份,便已是最好的证词。

    她是大庆的太后。

    是新帝的生母。

    也是那个孩子的皇祖母。

    此中的说服力,是毋庸置疑的。

    纵然再如何多疑者,只一点便可证其话中真伪,元献皇后当年究竟是否有剖腹取子之举,待不久之后依祖制移灵柩入皇陵时,顺道一辩便知。

    至此,众臣已然得以打消此事真假之疑虑。

    而紧接着,一些大臣们却又有了新的担忧……

    突然多了个嫡长皇子,的确是个意外之喜。

    而听陛下之意,显然是要直接立其为储君,嫡长子,背后有宁阳吴氏一族支撑……莫说没有选择了,纵然是有,无疑也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断无人有相争之力。

    当下这般时局,有一个出身尊贵的储君来安定人心,乃至借吴家来震慑各处,自然是极大的好事——

    诸事皆有两面,有好处,便多半也有弊端。

    譬如这位殿下,而今已近要年满双十,大些固然有大些的好处,长得稳了,不必担心轻易再出什么差池。

    可这般年纪的少年,必然已经定了性——

    纵然吴家定也会用心教养,读书认字不在话下,可一个从出生起,便被藏起来躲避各方视线的孩子,突然被推上这个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