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也来了,管事宋德一脸懵逼地跟李易汇报,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有很多人要廉价卖给他葡萄藤。
廉价到什么程度呢?
别人挖葡萄藤,再送过来,工钱就是卖的钱。
就是花一个雇佣人力的工钱把葡萄藤给搬回来了。
李易表示你管事的有本事,等到了秋天给你发奖金,包个大红包。
转过头又带领十个佃户人家去看那二十亩地育出来的水稻稻苗。
根据资料,唐朝时期有一小片地方种过水稻。
李易也想种,不种麦子了。
现在用空地育苗,等收割完小麦,抢时间插秧水稻。
西安属于北方,水稻一年只能一个生长周期。
水稻哪里的最好吃?当然是河北道北部那一片州了。
可惜,那里现在的人种高粱和小麦,而且能耕种的地方特别少。
没有花蓝的花儿香的南泥湾。
所以大部分大米都是从南方种植,然后利用前朝的漕渠和地面陆路运过来。
那些大米李易吃过,不好吃,生长周期短,没有筋。
“等收完麦子,你们会很累,同时水凉,每日每餐我给你们酒喝。”
李易看着培育出来的稻苗,对十个佃户家庭说。
二十个人看着,一声不出,但目光坚定。
他们知道麦子收获后,田里灌的水有多凉。
但他们无所谓,为了孩子,冻死在水里都可以。
何况东主还给酒喝,喝了酒下水就不那么伤身了。
李易看一圈,不错,所有的稻苗长势良好。
晌午吃饭时,李易叫管事宋德到旁边坐。
“宋管事,午后去买油布。”李易吩咐。
宋德先点头,再问:“东主买油布作甚?”
“待麦收后放水冲地,植水稻秧,油布做靴裤,以防水泡。”李易道。
“啊?靴裤?拿油布做?”宋德好惊讶。
“春水寒,寒彻骨,不加防护,老来遭殃。”李易说情况。
“东主,使不得,一匹油布,价三倍于绢,下个水而已,何必……”宋德明白了,赶紧劝。
“脚划伤,浸水脓肿,还能下水?油布三倍于绢,却不及于命。去买。”李易打断宋德的话,坚持。
“东主。”管事宋德离坐,长揖到地。
“东主。”一起吃饭的佃户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