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各方反应(一)

上说的日产万斤的就是这种盐?产量是否属实?”

    “回陛下,就是这种盐,产量只多不少。”

    “看来朕还是低估了他的功劳了。”李二陛下低声说道。

    “陛下,据宿国公讲,陶公子还让将士们每日用热水泡澡,说是什么为了军队将士们的身体健康之类的,反正老奴也弄不明白。不过这首精忠报国,老奴可是亲耳听过的,委实振奋人心,让人浑身有种说不出的力量。”

    “哦,朕好好看看。”李二陛下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赞叹!

    “啪”

    只见李二陛下使劲一拍座椅,猛地站了起来。

    “大才啊大才啊!真乃大才啊?”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好一个,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说出了朕埋藏多年的心里话,说出了朕一直以来的理想啊!”

    李二陛下现在恨不得立即召见陶然,谈一谈心里话,抒发一下内心的远大理想。

    ~~~~~~

    “观音婢,这两天身体可好啊?”心情颇为舒畅的李二陛下,来到了皇后的寝宫看望长孙皇后。

    “陛下,来也不派人通知一声,妾身也好准备点,二郎喜欢的吃食。”

    “朕,刚刚吃过了,今天委实有个好消息,朕,过来与观音婢分享。”

    “让妾身猜猜是什么好消息,让二郎如此开心?”长孙皇后略加思索后说道。

    “应该是那献出制盐之法的少年郎的消息吧?”

    “知朕者,观音婢也!”

    李二陛下欣慰的笑着拉着长孙皇后的手说道。

    “臣妾也对那少年郎好奇的紧呢,二郎不妨给臣妾好好讲讲!”

    “今日杨总管已从兰州归来,他给朕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啊!那少年确实是长安县陶府,十六年前被道士抱走的少年。”

    “这样说,少年郎出身没有问题了!”长孙皇后笑道。

    “不仅仅是出身没有问题,观音婢,你看这是什么?”李二从袖兜里掏出半本稿纸递给了长孙皇后。

    “这,这是宣纸?”长孙皇后惊讶的问道。

    “嗯,确实是,比朕用过的还精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